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文件>政策解读>媒体解读
  • 索引号:11371002MB2858027L/2024-00884
  • 发布单位:威海市环翠区海洋发展局
  • 内容分类:媒体解读
  • 成文日期:2024-02-05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媒体解读 | 环翠区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时间:2024/02/05 18:49:34 来源:最威海是环翠APP 浏览次数:

日前,《威海市环翠区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工作方案》正式出台,环翠区将着力提升产城融合协调发展水平,加快构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争创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提升我区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环翠区作为威海市主城区和中心城区,紧密围绕实现海洋渔业现代化的目标,近年来,以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实施“水产种业提升、深远海养殖开发、远洋渔业拓展、渔业资源养护”等行动,加快产业转方式、调结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目前环翠区现有海水养殖生产单位18家,主要养殖品种包括海参、扇贝、牡蛎等,养殖方式以近浅海海珍品底播增殖和深远海贝类筏式养殖为主,养殖面积达17.25万亩,2023年实现养殖产量29.0万吨,增长4.6%。建成山东省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3处(海恩蓝海、蓝源水产、富泽水产),打造公益性海洋牧场平台1处(安海投资)。

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培塑渔业发展新引擎。一是合理布局养殖生产。加强规划引导,出台《威海市环翠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明确了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养殖区,引导传统养殖向深远海发展,累计发放离岸4公里以外水域滩涂养殖证48宗,权属面积29341公顷。清理近海养殖,2022年制定出台《威海市环翠区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养殖用海整治实施方案》,开展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养殖用海整治工作,共清理面积7795亩。二是引导近海养殖向深远海发展。鼓励开展田园型海洋牧场、深水网箱及养殖平台等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建成山东省海洋牧场示范区3处(蓝源水产、富泽水产、海恩蓝海),打造公益性海洋牧场平台1处(安海投资)、生态型人工鱼礁区1处(刘公岛海洋),新建深远海筏式养殖设施2300余公顷,全区海水养殖面积达11830公顷。三是致力技术攻关。着力开展深远海养殖“养殖模式、养殖品种、养殖装备、风险防控”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远海贝类筏式养殖技术,离岸5~15公里海域已成为扇贝、牡蛎的主要养殖区域,部分养殖最远拓展到离岸30公里。争取政策支持,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深远海养殖探索,在市区北部离岸6公里海域规划建设1处大型深远海智能大型养殖网箱,为今后利用北黄海冷水团开展三文鱼等高端鱼类养殖投石问路。

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一是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着力打造水产养殖核心示范区,以张村镇、孙家疃街道为重点,大力推广深远海贝类生态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近海海珍品底播增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核心示范企业养殖面积达2460公顷以上,占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的20.8%。二是加强疫病防控,印发了《环翠区水产养殖病害处置方案》,选划了7处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点,累计测报数据429条,自测报以来未发生病害。加快推进威海市水生生物健康促进中心环翠区分中心建设,提高疫病防控和突发疫情处置能力。健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完善渔业官方兽医队伍,全面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和监督执法。支持全国首批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试点建设,鼓励水产养殖用疫苗推广,推进病死养殖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三是实施标准化生产,养殖用水水质符合《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完养殖生产单位均制订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水产健康养殖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善工厂化循环水和尾水处理设施,工厂化养殖80%(含)以上实现循环水。加强养殖尾水监测,规范设置养殖尾水排放口,每季度尾水检测不少于2次,推进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

着力推进种业振兴,培育水产养殖新动能。一是用好扶持政策。帮助圣鲲水产等企业累计争取市级以上扶持资金1099万元,更新改造水产种业工厂化车间9215平方米,促进水产种业企业发展,提升企业良种研发能力。鼓励水产原种场开展智能化改造升级、新品种研发,实施水产种业提升项目,争取扶持资金400万元。二是实施海洋种业“优选计划”。聚焦本地优势,以鲆鲽鱼类、刺参等优质苗种作为重点繁育方向,培育打造全国重要的鲆鲽鱼、刺参等种业基地,建成国家级牙鲆原种场1家(圣航水产)、国家级花鲈原种场1家(裕隆水产)、省级文蛤原种场1家(百世海洋),圣航水产获批全国首个牙鲆无病毒性神经坏死病苗种场,现代化良种研发繁育体系逐步建立。三是大力培育本土化领军企业。推动企业上规模、提档次,涌现出了圣航水产、裕隆水产、百世海洋等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目前,我区优质苗种年供应能力15亿单位,成为全国鲆鲽鱼产业的主要种业源头,圣航水产是国内最重要的鲆鲽鱼类原良种保存企业,也是最大的鲆鲽鱼类受精卵生产企业,刺参“鲁海2号”通过农业农村部水产新品种审定。

环翠区海洋发展局渔业科负责人表示,海洋渔业是环翠区最重要的传统产业和民生产业,但是随着威海市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渔业产业边缘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受滨海旅游、工业用海等影响,原规划用于养殖的威海湾、靖子湾等海域逐步被清理,沿海配套生产场所被拆迁,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日趋严峻,我们将以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为契机,推动全区水产养殖业生产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和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养殖尾水实现达标排放,实现产品优质、产地优美、装备一流、技术先进的养殖生产现代化格局,建成全国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