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情>环翠概况>政治文化建设

政治文化建设

时间:2024/11/24 16:35:50 来源:环翠区党史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

【概况】 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政治理论学习】 区委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区委常委会集体学习 19 次,学习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召开区委常委会和党建领导小组会议 14 次,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抓好巡察整改,开展常规巡察工作 3 轮,巡察部门14个,发现问题1830个。

【意识形态建设】 区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会议2次、领导小组会议1次、跨部门分析研判会议4次,开展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 18 次。修订出台 《威海市环翠区党委 (党组)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中共威海市环翠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 〈党委 (党组)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 工作措施的通知》 等制度文件,明确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印发 《环翠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宣讲工作方案》,组建宣讲队开展巡回宣讲。聚焦大抓经济、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精致城市建设、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群众满意度、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在国家、省、市主流媒体推出环翠区专题报道 1900 余篇。回应民生关切,围绕民生实事、政策解读、重要活动等举办新闻发布会 41 场。举办网络安全专题培训2次,开展跨部门市县两级网络安全应急实战演练,增强单位相关网络安全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组织建设】 区委聚焦固本强基,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抓农村共富,深化乡村共富党建联盟建设,相关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市委主要负责人等批示肯定,纳入省、市现场会观摩点。抓城市共治,成立区级社区运营中心,引入103家社会主体参与社区空间规划运营,服务居民6.3万余人次,培育“社企联办红色物业”等一批服务项目场景。创新“睦邻+共享”工作机制,鲸园街道《探索“鲸治微基金” 让人人成为社区治理的“股东”》 入选省级案例选编。抓“两新”共赢,联合市级共同打造“威海红帆”社会组织实训中心,升级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全市首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实训基地。聚焦选贤任能,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开展干部队伍建设专题调研,近距离考察了解领导班子运转和领导干部抓执行落实等情况,发现储备100余名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中层干部和年轻干部。坚持“用站位、用实绩、用 口 碑 、 用 廉 洁 ” 的 用 人 导 向 ,共提拔重用干部 140 余名,110余名干部晋升职级、等级。用好“周三夜校”“周末课堂”区级平台,培训干部1.6万人次,全面建立基层单位“周三学习日”制度,推动干部履职能力见行见效。制定年轻干部“青翠计划”十五条举措,构建“统、选、育、管、用”闭环式培养路径,面向急需紧缺专业引进 55 名高校优秀毕业生,安排10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开展“区直—镇街”双向实践锻炼,提拔 35 岁及以下年轻干部30余名。

【党风廉政建设】 区委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开展基层治理不良现象及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等专项整治,查访各类单位场所330余处,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9起,处分8人。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以“实敢当”作风提升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紧盯责任落实、干部作风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处影响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作为乱作为、加重基层负担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5起,处分24人。紧盯群众急难愁盼,聚焦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5个领域、27类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 28 起,处分 34人。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处置问题线索 256 件,立案 93 件,处分 91 人。注重抓早抓小,各级党委(党组) 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673 人次。注重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开展回访教育 66 人次。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分期分批组织新提任党员干部、年轻科级干部等到威海廉政警示教育馆接受警示教育170余人次,组织国企、教育、医药卫生领域3场专题警示教育活动。抓深抓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着力打造2处清廉商圈,与4处清廉之路打卡地、3 处廉政教学点,串点成线、以线带面,绘制环翠区“廉洁地图”。选送“清廉山东 手造蕴廉”作品2个,在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展出;拍摄系列专题节目2部,其中《人当如丝洁无瑕》在省纪委监委网站刊发,进一步提升本土廉洁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感染力。

【人大监督】 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召开常委会 11 次,审议“一府一委两院”(政府、监委、法院、检察院) 专项工作报告 21 项,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 25次,形成调研报告 11 篇,依法作出决议、决定 21 项,依法任免“一府一委两院”干部 66 名。配合全国、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调研、集中视察 28项,为全区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经济发展方面。密切关注全区经济运行态势,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威海市环翠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依法开展预算、决算审查工作,审查批准地方政府债券分配使用意见和预算调整方案,听取审议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提质增效。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定出台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决定》,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专题调研,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合力。专题询问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并对被询问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助推全区安全底线更牢。专题视察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重大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工作创新方面。在镇级民生实事票决制实施成熟的基础上,区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首次票决出 20 项区级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与山东大学共建人大预算监督研究中心环翠分基地,推动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建立政府支出预算全程监督问效机制,出台 《政府支出预算全程监督问效的实施方案》,实现人大对政府支出预算的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督。在全市率先开展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履职评议工作,首批 13 名法官、检察官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述职并接受评议,进一步提升法官、检察官队伍的整体素质。法治建设方面。听取审议全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专项报告,推动“全民反诈”工作扎实开展。听取审议区法院关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情况专题报告,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法治营商环境。听取审议区法院、区检察院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组织区人大代表28 人次旁听人民法院庭审活动,提高审判透明度,提升司法公信力。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全年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4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配合省、市人大做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威海市停车管理和服务条例》执法检查和 《威海市城乡供水安全条例(草案)》立法调研,切实维护法律权威。民生工作方面。对全区精致城市建设情况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题调研,全面了解现状,找出问题短板,提出发展建议,撰写的调研报告得到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听取审议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支持推动区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听取审议婴幼儿照护与托育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报告,促进全区托育机构规范发展。听取审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让老年人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听取审议民族工作开展情况,促进全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聚焦居民医疗和特殊群体需求,专题调研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情况、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情况,为改善民生福祉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集中视察为民实事办理情况,有效督促区政府以更大力度办好民生实事,使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对区监委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开展调研,切实提升基层监督治理质效。

【政治协商】 区政协常委会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持“提升首位度,担当抓落实”,积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深化“幸福环翠·和合政协”品牌建设。年内,联合区委、区政府印发《重点协商工作计划》,配套制定 《“和合政协”年度工作清单》,召开议政性常委会议 2 次,开展重要协商活动 6 次,组织视察、调研、督导活动 19 次,征集意见建议300多条;加大重点提案和集体提案培育力度,印发年度 《重点提案培育选题初选目录》,培育重点提案12 件,加强与主协办单位经常性沟通,开展场景式督办协商,办结委员提案 84 件,委员满意率达 100%;围绕“深入实施海洋强区战略,加快推进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打造精致、幸福、充满活力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分别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2次,形成《关于深入实施海洋强区战略,加快推进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关于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共享、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 的 2 篇建议案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文化事业】 环翠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正式开放,设图书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展厅、应急指挥中心、档案馆、城市会客厅等多功能场馆,是环翠区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向全域拓展的文化标志性工程。环翠区图书馆完成新馆建设搬迁,并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新建嵩山街道小镇村、桥头镇北子城村2处乡村书房,提档升级羊亭镇、竹岛街道2处城市书房,建成磨爱麦、那片海咖啡馆2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新时代乡村阅读季”之“我爱阅读100 天”活动荣获“优秀推广单位”称号。开展蓓蕾艺术培训、名师公益讲堂、“智行书房”、“童享未来”阅读推广等公益培训800余场。举办中国 (威海) 合唱节暨环翠区第 50届“5 · 23”歌咏会、半月湾国际沙滩音乐节、环翠区第 33 届广场纳凉晚会、文艺小分队送戏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 1000 余场。引导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企业。采取“政府扶持+社会主导+第三方支撑”方式,在全区新开展6个公益创投项目,市改革工作动态专刊发表 《环翠区探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以供给改革激发乡村文化振兴新活力》 典型经验做法。至年末,全区有各类民间艺术团体282个、文化馆 2 个、公共图书馆 2 个、美术馆 2个、博物馆4个、电影院8座,全年票房总收入 2328.8 万元;有村 (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17个,城市书房 12 个、乡村书房 4 个、农家书屋100个。

【教育事业】全区有中等职业学校 2 所,在校学生 1083 人;义务教育学校 40 所,在校生 60414人,专任教师4040人;幼儿园68所,在园幼儿15107人,教职工2564人,全区学前教育省级一类及以上幼儿园比 例 为 94.12%, 学 前 教 育 普 惠 率97.42%。年内,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13.13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0.65亿元,占比81.11%。

【体育事业】环翠区举办“我要走”全国徒步联动日威海站活动、环翠区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 200 余场,参与群众近 3 万人次;承办 威海铁人三项世界杯赛暨 中国 · 威 海 超 级 铁 人 三 项 系 列 赛 、 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 (山东·环翠站)、腾讯电竞运动会夏季总决赛·威海环翠站等多项比赛。参加山东省马术冠军杯系列赛 (威海天馨站),取得 4 冠 2 亚 5季的突破性成绩;参加山东省足球锦标赛,获得金牌 12 枚,创省级赛事的历史性战绩。年内,环翠区成功入选“山东省体育消费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