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破解渔具行业消费纠纷痛点,推动环翠区渔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9月5日下午,环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渔具纠纷化解工作专题会。环翠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贾存峰主持会议,局分管负责同志及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中国体育用品协会钓具专委会副秘书长、威海市钓具行业协会秘书长,两家保险代表机构负责人,以及辖区 40 余家重点渔具企业代表负责人参会。
贾存峰同志指出,渔具产业是环翠区特色优势产业,其产业链完整,从上游原材料/核心部件、中游生产制造/加工组装、下游市场渠道/服务实现全覆盖,各环节协同顺畅,关键技术和核心资源实现100%自主可控,形成了钓具休闲运动产品特色产业集群。渔具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促就业、增税收、拉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同时,消费投诉居高不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广告宣传不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弱等问题日益凸显,若不解决,不仅会制约单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将损害整个环翠区渔具产业的市场声誉与长远竞争力。
会上,消费者投诉中心通报 2025 年上半年渔具消费投诉情况:全局受理消费投诉 8570 件,钓具类占 1309 件,占比 15.27%,为投诉高发领域。投诉集中在四方面:一是产品质量不达标,如鱼竿碳布含量虚标、鱼线抗拉强度不足;二是网络宣传乱象,商家用“绝对保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禁用词,且参数虚假宣传;三是知识产权侵权频发,个别企业冒用商标、伪造授权;四是售后服务缺位,商家设退换货门槛,拒绝 7 天无理由退货。
中国体育用品协会钓具专委会副秘书长、威海市钓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周汉清介绍行业升级举措:参与修订国家、行业标准,推动威海制定地方标准,明确碳布含量等核心参数;配合监管部门处理投诉,指导企业留存质检报告等证据;搭建交流平台,分享质量管控与合规经营经验。
两家保险机构也介绍专项服务: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市环翠支公司、中华联合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覆盖产品质量、责任及知识产权侵权的定制保险,分担企业维修、赔偿成本;强调企业需保存理赔材料,建议销售时做好消费者权益告知,保障理赔顺畅。从保险的角度给出解决渔具消费纠纷的好建议好办法。
在座谈环节,渔具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近年来职业打假人越来越多,他们往往以产品标识不规范、虚假宣传等理由要挟企业,索要高额赔偿,企业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应对,苦不堪言。
同时,随着电商销售模式的普及,消费者退换货需求增多。然而,部分消费者退货理由五花八门,如“不喜欢”“与预期不符”等,甚至不乏一些消费者在使用产品后以各种借口要求退货退款 ,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对于渔具企业而言,渔具产品的特殊性使得退换货处理更为复杂。例如鱼竿等产品,一旦拆封使用,其价值会大幅降低,且难以二次销售。但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和企业声誉,企业不得不承担这些损失。
针对这些严峻问题,山东汉鼎体育用品、威海皮尔钓具、创威(威海)网络科技等企业代表积极分享应对经验。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加大投入,升级质量管控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环节严格把关,筛选优质供应商,确保每一批原材料都符合质量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加强员工培训,规范操作流程,从源头保障产品达标,降低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投诉和退换货率。
在售后环节,企业建立起“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及时反馈”的投诉机制。客服团队24小时在线,确保第一时间响应消费者的诉求。对于消费者的退费换货申请,企业主动承担退货运费,严格落实7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在处理过程中,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以最快的速度为消费者办理退换货手续,并及时反馈处理进度,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参会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感谢环翠区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为企业解纡纾困,精心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沟通交流平台,让大家正视问题挑战、共谋发展、互惠共赢。会议尾声,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威海市钓具协会对辖区渔具企业发出倡议:一是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以规范促发展、以质量树品牌,加强原材料查验,强化质量管控,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标准;二是规范营销,禁止虚假宣传,明码标价,保存营销凭证备查;三是提升售后服务,畅通投诉渠道,明确退换货规则,建立快速处理机制。环翠区市场监管局将围绕“强基础、实敢当、勇争先”的工作要求,持续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与企业、协会、保险机构紧密协作,共同维护良好市场秩序,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推动环翠各项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