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动态>通知公告
  • 索引号:11371002MB2859126E/2025-43261
  • 发布单位:威海市环翠区农业农村局
  • 内容分类:通知公告
  • 成文日期:2025-09-29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2025年环翠区秋冬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意见

时间:2025/09/29 16:08:18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秋冬季是蔬菜生产旺季,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同步推进播种面积大、生产管理期长,须精准统筹,科学布局。为指导全区切实抓好秋冬蔬菜生产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确保蔬菜生产平稳。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

一、推进老旧设施升级改造

坚持以提高设施宜机化率和土地利用率为核心,聚焦设计建造规范、设施结构安全、生产环境可控、便于机械化作业等方面,开展老旧设施升级改造,全面提升老旧设施生产性能,挖掘设施蔬菜生产潜力。

(一)日光温室。宜采用热浸镀锌全钢骨架,合理选择蓄热保温异质复合墙体、装配式柔性保温墙体等围护结构。跨度宜10-16米,长度不低于80米,采光屋面角26°-35°。跨度12米以内的应采用无立柱结构,跨度12米以上的可设置立柱,但应以不妨碍机械化作业为原则。设置农机出入口,宽度和高度不宜小于2米。选用长效流滴、消雾多功能棚膜,并配备保温、通风、补光遮阳、加温等环境调控装备,综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实现对设施环境的精准感知和精细调控,

(二)单栋塑料大棚。宜采用热浸镀锌全钢骨架。跨度8-12米,长度不低于60米,脊高3.5-4.5米,棚内无立柱。设置农机出入口,宽度和高度不宜小于2米。大棚两侧及顶部设置通风口,通风口安装60目及以上防虫网。

(三)大跨度外保温塑料大棚。宜采用热浸镀锌全钢骨架。跨度16-24米,脊高5-7米,长度不低于80米,大棚内距离两侧底脚线0.5米处的骨架高度不低于1.8米,室内可设置立柱,但应以不妨碍机械化作业为原则。两侧和顶部各设置通风口,通风口应安装60目及以上防虫网。选用长效流滴、消雾多功能棚膜,合理配备保温、通风、遮阳、补光、加温等环境调控装备,实现大棚周年高效利用。

(四)连栋塑料大棚。宜采用热浸镀锌全钢骨架。单跨宜为8-10米,总跨度不宜大于40米,长度不宜超过60米,脊高宜大于4.5米,天沟高度不低于3米,开间宜为4米。选用长效流滴、消雾多功能棚膜,合理配备保温、通风、遮阳、补光、加温等环境调控装备,提高大棚周年利用率,

二、加强设施蔬菜生产管理

(一)加强环境调控

1.温度管理。白天棚内气温控制在26-32℃,夜间室外气温低于10℃时,及时覆盖保温覆盖物,保证棚内夜间气温不低于13℃。采取顶部通风的日光温室,在通风口的下方悬挂缓冲膜,通风时逐渐增加通风量,同时可在门口和前屋面处悬挂薄膜,减少冷风对作物造成伤害。

2.光照管理。经常清洁棚膜,保证透光率。在确保温度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保温覆盖物,延长室内光照时间。日光温室后墙可张挂反光膜,提高温室北侧光照强度。

3.湿度管理。合理控制棚内空气湿度,防止湿度过高诱发病害发生。浇水应选择晴天上午,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必要时可在垄沟铺盖碎秸秆等吸湿物料。中午前后,根据作物生长状态和温湿度情况适当通风。有条件的可使用除湿设备,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二)落实关键技术

1.宜机化种植。提倡果莱类蔬菜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种植行向与棚室的走向相同,采用高畦宽行宜机化种植模式,配套适宜密度和植株调整方法,提高机械化种植效率,

2.抓好促根壮秧。定植前增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堆肥、蚯蚓肥腐植酸肥等肥料。定植后覆盖地膜前,可浅中耕1-2次,促进根系深扎。冬季根系生长缓慢,可施用腐植酸或海藻酸肥,提高根系活性。

3.抓好保花保果。冬季低温弱光时,及时通过摘心、打侧枝等措施调整植株,防止营养生长过旺。棚内可放置熊蜂或蜜蜂进行授粉,茄果类蔬菜也可使用震荡授粉器或人工摇动植株辅助授粉,瓜类蔬菜可人工将雄花花粉抹在雌花的柱头上进行授粉。必要时可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确保低温季节成功坐果和正常发育。

4.抓好水肥管理。优先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水肥管理,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冬季蔬菜浇水尽量做到晴天浇水、午前浇水、浇小水。冬季可定期喷施含中微量元素的氨基酸叶面肥或低温诱抗剂,提高抗低温能力。

5.抓好病虫防治。在通风口覆盖60目及以上防虫网,预防虫害。在病害发生前,定期喷施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预防病害。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施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交替用药。低温期尽可能选用烟剂、熏剂,使用弥粉机和弥雾机等新型药械施药。严格执行施药安全间隔期。

三、抓实露地蔬菜生产管理

(一)冬前收获蔬菜。生姜现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时期,根茎迅速膨大,须加强肥水管理,以高钾型肥料为主,一般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密切关注天气,防范秋涝,及时清沟理墒,防止田间积水。一般初霜前2-3天收获鲜姜为宜,为获得更高产量,可以扣棚保护延迟收获期。大白菜在莲座期和结球期各追1次肥,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5公斤。甘蓝在结球初期亩施氨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促进叶球膨大,后期适当控水,避免裂球。花椰菜花球露出后,将花球周围的1-2片外叶轻折覆在花球上,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花球变黄。萝卜和胡萝卜肉质根生长盛期,对养分和水分需求量大,每7-10天浇1次水,结合浇水可每15-20天追1次肥,前中期宜追施氮肥,中后期宜追施钾肥。重点防治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等病害,虫、菜青虫、斑潜蝇、蜗牛等虫害。

(二)赵冬蔬菜。越冬露地蔬菜主要有大蒜、洋葱、菠菜等大蒜宜在10月上中旬播种,播种过早,可能造成幼苗旺长,越冬时易发生冻害,也可能导致“面包蒜”增多;播种过晚,幼苗纤弱,积累养分少,越冬期间易因冻害死苗。播种时提倡覆盖生物降解地膜,减轻地膜残留。临冬前浇1次越冬水。越冬期间如遇极端低温天气,可临时加盖一层地膜,确保大蒜安全越冬。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度示范推广设施大蒜,提前蒜薹收获期,提高收益。洋葱重点做好壮苗培育,根据不同品种特性进行合理密植适宜苗龄为四叶一心,株高15-20厘米,假茎粗0.5-0.8厘米:秧苗过大易先期抽薹,过小降低植株越冬抗寒能力。

四、做好灾害天气防范应对

秋冬季节易发生寒流、雨雪、连阴天等灾害天气。据预测,今年秋季降水量预计较常年同期偏多2-3成,需提前做好秋涝的防范与应对。大雨来临前,要及时疏通沟渠,做到沟沟相通,避免雨后田间积水。寒湖来临前,设施蔬菜采取多层覆盖保温,必要时使用热风炉、加热风机、燃烧增温块等措施临时加温;露地蔬菜可覆盖塑料薄膜、无纺布、稻草,或搭建小拱棚防寒。大雪前,在设施保温被外覆盖塑料薄膜,既便于清除积雪,又能增强保温效果,保持保温被干爽。设施骨架坚固性不强的,提前准备移动立柱备用,防止棚体坍塌。在连续阴雨雪雾霾天气期间,只要无雨雪,午前卷起保温覆盖物让蔬菜接受散射光,必要时可采用植物补光灯进行人工补光;若遇久阴乍晴天气,中午前后适当放下保温覆盖物,避免植株因强光失水萎蔫。植株发生冻害或冷害后,可喷施1次螯合态氨基酸镁钙水剂,提高抗逆能力、促进生长;同时,配合施用腐植酸或海藻酸肥,提高根系活性,助力作物恢复。



环翠区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2025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