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玉米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一)科学防灾减灾
根据气象预测,9月热量与水分条件总体利于玉米灌浆,但需警惕强降雨引发的渍涝灾害。各地应加强田间巡查,确保田间沟渠畅通,强降雨后迅速排水防涝,避免植株受淹。
(二)适期晚收减损
全面推广玉米适期晚收技术,延长灌浆期,提高粒重和产量。建议一般地块于10月10日左右、高产地块于10月15日左右进行收获,以籽粒底部出现黑层为生理成熟标志鼓励在籽粒含水量降至26%以下时开展机械直收,减少收获损失。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应抢晴收晒,及时烘干,最大限度保障籽粒品质。
二、夏大豆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一)加强防灾减灾
当前大豆处于结英鼓粒关键期,需重点防控溃涝和大风等灾害。
1.渍涝。发生渍涝,要及时清理田间沟渠,尽快排水降溃,消除溃涝。加深地头排水沟,确保自流排水通畅。排水不畅的地块,采用机械排水,确保尽快排涝。灾后可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并在鼓粒中后期着重进行叶面喷肥。
2.大风。大风会造成大豆植株倒伏。要根据倒伏时期和倒伏程度,因地因情施策。轻微倒伏的,可人工扶起,促进大豆恢复生长;严重倒伏的,建议不再人工扶起,以免植株折断,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轻微倒伏地块要及时喷施叶面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减少落芙,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二)适期减损收获
1.收获时期。当田间大豆叶片全部脱落后,茎、英和籽粒均呈现出品种的色泽,籽粒饱满,色泽纯正,植株摇动时有清脆响声,可进行机械收获。一般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作业,要尽量避免带露水收获,防止籽粒粘附泥土,影响外观品质。
2.机械收获。采用大豆专用联合收割机收获,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等流程。可适当于成熟期推迟3-5天,或籽粒含水量降至18%以下时收割。过早容易造成产品杂质多,泥花脸重;过晚容易造成产品破损率高。要求割茬低,不留底英,不丢枝,田间损失<3%,收割综合损失<1.5%,破碎率<3%,泥花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