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索引号:113710020043609270/2025-42427
  • 发布单位:威海市环翠区科学技术局
  • 内容分类: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成文日期:2025-07-16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关于区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6号代表建议《关于打造我区重点产业领域概念验证中心,强化科技招商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5/07/16 09:05:10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我区重点产业领域概念验证中心,强化科技招商的建议》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环翠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关心和建议。收到提案后,我区高度重视,立即着手研究办理。

一、我区概念验证中心发展现状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提及概念验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快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的战略部署。2024年,山东省开展概念验证中心(试点)建设,首批试点单位包括青岛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6家高校机构。威海市健全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服务体系,鼓励全市各类园区、高等院校、研发机构、骨干企业等依托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建设概念验证中心,面向社会提供概念验证等服务。我区积极从高校院所资源引育、科技企业培育、专业技术经济人培养等方面做好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

1. 资源聚合环翠,精准对接转化。环翠区近年来与首都高校科技信息联盟、山东省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开展合作,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以北京、济南为资源区,以环翠为“试验场”的资源匹配模式,涵盖在京33所高校、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驻威高校成果资源,利用高校资源实现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了名校资源的高效利用。推进双创要素互联互通,深入实施“订单式”需求对接和“菜单式”服务供给,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110余次,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10项,累计合作金额近2亿元,为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提供多样路径,为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储备合作基础。

2. 科技金融融合,赋能企业发展。持续推进科技金融合作,聚集整合金融各类资源。强化放大基金支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高新技术领域项目插上资本“翅膀”,我区国有基金已累计完成投资项目10余项。组织科技金融政策宣讲会等活动,广泛宣传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政策,积极摸排企业需求,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并按照能贷尽贷的原则,扩大覆盖率、增大放贷额,全力支持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及其他科技创新活动。近三年,我区累计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0亿元。

3. 筑牢技术转移根基,构建高效转化生态。坚持把加快技术转移转化作为重要抓手,在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技术经济人培养上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有力推进各项成果的转移转化和落地实施。2019年我区入选全省首批技术转移先进县,2022年获评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区)绩效评价优秀。目前已备案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3家,数量全市第一。2024年度指导首高科技术转移中心在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绩效评价获评“优秀”等次,全市唯一。组织企业、机构参加省、市技术经济人培训活动,累计培育初级技术经济人41人,中级技术经济人21人,指导获评省技术市场协会科技金桥奖先进个人2人、优秀项目5项,实现技术转移与概念验证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二、下步工作措施

1. 挖掘高校院所资源,夯实校企合作基础。动态摸排辖区企业技术需求,全面建立并动态更新科技成果清单、科技需求清单。围绕我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深入走访对接企业,深度挖掘技术、人才需求。依托与首都高校科技信息联盟、省科学院、青岛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积极对接省内外高校院所科研成果。组织企业与高校开展技术对接,匹配专家与我区企业开展常态化合作,推动高校人才、技术、成果等资源向我区汇聚。采取“科技成果直通车”、“科技成果路演”和科研院校专家进企业、企业代表进科研院校“双进”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断拓展技术合作范围,搭建外部高端技术资源与内部企业需求的合作桥梁,夯实共建概念验证中心基础。

2. 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科技金融合作,进一步引导银行、中介机构、市场等多方参与,针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的痛点堵点难点,鼓励设立特色化科技信贷产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落实落地落细。将持续引导金融资本向科技企业倾斜,充分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科技保险产品等手段,围绕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深度摸准企业融资需求,持续发挥好政策性基金作用,推进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主体的高质量发展。

3. 推动技术市场发展,储备概念验证专业人才。大力宣传技术转移合同认定登记及有关免税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梳理、挖掘、储备符合技术合同登记的创新成果,推动概念验证扩面提质。加强概念验证人才队伍建设,联合市科技局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市级培训活动,提升概念验证专业人员能力。加快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概念验证机构,鼓励企业通过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概念验证机构,有效提升环翠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