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拉动消费带动经济恢复》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是激活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而广大居民作为市场繁荣的“主引擎”,是释放需求的“生力军”、生活品质的“度量衡”和经济活力的“晴雨表”。近年来,我区不断创新促消费的思路与举措,致力于构建高端消费引领、大众消费蓬勃、线上线下融合的繁荣消费生态。通过聚焦重点领域、盘活商业载体、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政策激励等方式,着力激发消费潜力,确保消费需求“提得起、稳得住、持续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优化商圈布局规划。依托威高广场及周边商业业态,优化提升消费场景,推动核心商业区向高品质、现代化迈进;依托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温泉泉乐坊和正在规划建设的金线顶商业综合体、羊亭家家悦商贸中心等大项目打造南部区域现代商贸新中心,形成与市区互补发展的现代商贸大格局。目前,共有3000平方米以上商业网点共33处,其中商业综合体2处、购物中心1处、百货店5处、大型超市(大卖场)4处、专业店4处、商品交易市场16处、居家建材市场1处。
二、打造特色商业街区。以生肖街、栖霞街、新威附路、北山街、半月湾等5条街区提升改造为依托,探索布局一批体验式、互动式新兴服务业态,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夜间消费等商业新模式,引导发展夜游、夜宴、夜购、夜娱等业态,打造个性鲜明、商业繁荣的特色精品商业街区,释放街区业态集聚效应,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三、推动商贸项目建设。威海市环翠区通过“补网、强链、赋能”三大策略推动商贸项目建设。在健全流通网络方面,推动威至海港湾等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温泉镇等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实现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快递村村通“三个100%”覆盖。在强化供应链体系方面,依托龙头企业和物流枢纽,如山东烨麒物流搭建智能分拣系统和高标准供应链网络,整合冷链物流资源,大幅度降低生鲜损耗;同时推动家家悦等企业布局30余处农家店,打通农产品进城渠道。
下一步,在促进消费上再下功夫、细化举措,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一、瞄准重点方向,以高质量招商促进消费。明确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康养旅游等重点优势产业,全面梳理威海市及我区战略重点企业、核心企业,找准细分产业突破口,绘制招商图谱,选定各类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关联企业,实施精准产业招商。通过制定年度重点经贸促进活动计划,组织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走出去”对接,并择机邀请意向项目方来威考察交流,推动项目进展。
二、开展好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新活力。全面落实上级促消费政策,配合省市实施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焕新”,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一是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引导符合报废更新条件的消费者通过全国统一的汽车以旧换新系统进行补贴申请,支持汽车置换更新,同时发动汽车经销企业、金融机构参与,叠加购车优惠让利。二是推动家电以旧换新,采取发放消费补贴等方式,鼓励苏宁易购、三联家电、利群商业中心等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以旧换新让利促销活动。三是推动家装厨卫“焕新”,支持家具、家装等领域经营主体拓展家居适老化改造业务,引导企业推出旧房换新改造家装服务、家居产品团购套餐,以“好品威海·商通四海”为引领,举办家居消费季、家博会等系列家居促销,鼓励家居卖场、品牌方采取联合让利方式,开展以旧换新家居消费活动。
三、创新模式聚集人气,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学习借鉴今年5月华晨宇烟台“海上日出”演唱会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爆发增长的典型经验,深入开发我区文旅资源,擦亮5· 23歌咏会、沙滩音乐节等活动影响力,在政府统筹把握、提供顶层设计的同时,尝试通过专业经纪公司、策划公司引入更受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喜欢的演艺团体,来我区举办文体活动,聚集人气,推动形成“粉丝经济”效应,借势拓展我区非遗展示、创意集市、夜经济营销等商业消费模式,给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带来更加多元的文化、旅游、消费新场景、新体验,推动文旅市场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
联系人:苑全栋,联系电话:527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