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文化社区建设,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鲸园街道各社区开展了各类非遗体验活动,用匠心为引,以传承为脉,带领居民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开启探寻传统文化之旅。
一、万福社区:非遗花饽饽与哪吒的碰撞
当传统非遗碰撞国潮IP,社区活动室变身“创意工坊”!近日,万福社区携手爱之源花饽饽工坊,在社区活动室开展“哪吒闹海”主题花饽饽创作课。32名威海实验中学的学生化身“非遗体验官”,在面团上演绎神话传奇,用青春创意为非遗文化注入“鲸”喜活力!
风火轮“燃”起面团、混天绫“缠”上指尖、乾坤圈“跃”出蒸笼……在非遗传承人董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以传统花饽饽技艺为底,将“哪吒闹海”的经典元素融入创作。从揉面塑形到细节雕刻,非遗老师手把手教学,社区工作者全程协助,学生们大胆尝试“国潮+非遗”混搭,传统技法与少年创意碰撞出阵阵笑声。“在社区做手工比在家玩游戏有意思,下次我要带奶奶来学!”一名学生兴奋地说。
万福社区通过整合“社区搭台+企业赋能+学校参与”三方资源,打造家门口的“非遗传承基地”“我们社区活动室就是‘非遗实验室’。”万福社区工作人员说道,“孩子们在这里既能学手艺,又能感受邻里文化。”在等待花饽饽醒发蒸制的过程中,学生们手持扫帚、垃圾夹深入楼前楼后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社区治理注入青春能量。
二、古北社区:巧制茶果子 赴一场雅宴
近日,古北社区邀请辖区“手艺人”闫老师开展手工制作茶果子活动,让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活动中,闫老师介绍了茶果子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制作流程等内容。在动手制作环节,闫老师细致地讲解并示范茶果子的制作方法,从揉制面团、制作茶果皮、包内馅,到巧妙地运用各种工具为其塑形、上色,再到精心雕琢出各种精美绝伦的花纹,每一个步骤都彰显着传统手工技艺的细腻与精巧。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大家将手中的原材料变成一个个造型精致的茶果子。有的像绽放的花朵,花瓣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有的似灵动的小鱼,憨态可掬、活灵活现……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大家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之情。
此次活动,不仅让居民学到了一门传统手艺,还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为社区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古北社区将继续聚焦居民需求,常态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体验中来,不断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鲸园社区:非遗花饽饽 “揉”出幸福生活
近日,环翠区妇联“爱·益·家”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走进鲸园社区纪念路商圈,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花饽饽手工制作活动。
活动现场弥漫着面粉的香气,面杖、面垫等各种制作花饽饽的材料和用具整齐摆放在桌子上。志愿者老师带着满满的热情与耐心,向参与活动的妇女们详细讲解花饽饽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技巧,示范了揉、捏、搓、切、剪等塑造手法,并现场制作出色彩鲜艳、造型精致的“玫瑰花”花饽饽,大家纷纷对老师的精湛手艺赞不绝口。
在老师的指导下,妇女们跃跃欲试,开始动手揉面团、压面皮、捏造型,专心投入到花饽饽的制作中。不一会儿,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朵”在手中“绽放”,现场满是笑声,气氛温馨和谐。
此次活动以“花”为媒,将非遗文化融入社区商居、邻里互动中,加强了商圈妇女与社区妇女之间的沟通交流,生动展现了商居共学共乐、共建共享的和谐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