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动态>通知公告
  • 索引号:11371002MB2859126E/2025-41973
  • 发布单位:威海市环翠区农业农村局
  • 内容分类:通知公告
  • 成文日期:2025-05-14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时间:2025/05/14 10:55:25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病 虫 情 报

威海市环翠区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7     2025514

 

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及综合

防治技术要点


当前,我区小麦即将进入穗期(扬花期至灌浆期),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害的集中发生期。近期受菌源和气象因素影响,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加重发生,小麦叶锈病、叶枯病在中下部叶片发生,蚜虫数量不断上升。根据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基数、生长发育情况及品种布局等基础情况,结合未来天气趋势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报我区小麦穗期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趋势。

一、小麦病虫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发生面积和发生期

1. 赤霉病:中等偏轻发生,局部感病品种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我区大多地块小麦抽穗扬花期正遇2天阴雨天气,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会造成赤霉病暴发流行。

2.麦蚜: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盛期为5月中下旬。

3.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发生盛期为5月中下旬。

4.叶锈病:中等发生,发生盛期为5月中下旬。

5.叶枯病:中等发生,发生盛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后期气象条件对其发生有利。

6. 白粉病:中等偏轻发生,感病品种中等发生,发生盛期为5月中下旬。

二、当前病虫基数

纹枯病:全区普遍发生,平均病株率21.2%,最高72%。随着气温回升和降雨,病株率和发病程度都将迅速上升。

小麦蚜虫:虫田率39.8%,平均百株蚜量472.51头,较去年同期增加454.01头,最高百株蚜量1600头。

茎基腐病:小麦茎基腐病病田率7.68%,平均病株率1.6%,最高病株率17.5%。

三、防治方法及药剂选择:

一喷三防是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措施,一次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或叶面肥,可有效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促灌浆,增粒重。

(一)科学选用防控药剂。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气象条件、小麦生育期及长势,明确防控对象及喷防作业时间,选择高效对路药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叶面肥等。可选用丙硫菌唑、氟环唑、氰烯菌酯、戊唑醇、烯唑醇、氟唑菌酰羟胺、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防控病害;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蚜酮、呋虫胺、噻虫胺、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等杀虫剂防控蚜虫等害虫;选用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免疫激活蛋白、赤·乙·芸苔、二氢卟吩铁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以及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强小麦抗逆性,促进籽粒灌浆。

(二)合理选用施药器械。推荐使用植保无人飞机、自走式喷杆喷雾器等高效施药器械,以确保防控效果。选用植保无人飞机等航空植保器械作业时,应由持证人员操作,环境风速应小于3级(<3.3米/秒),亩施药液量2~3升(防控赤霉病时应适当增加施药液量),飞行速度小于5米/秒,飞行高度(离小麦冠层的高度)2~4米,并在药液中添加植物油类、有机硅类或高分子聚合物类等适宜飞防的沉降剂、抗蒸发剂或耐雨水冲刷助剂;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作业时,应提前调整好机具行走速度和喷雾压力,亩喷液量控制在10-15升。

四、注意事项

(一)药剂用量要准确,严格按药剂标签标注的推荐用量使用,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量,确保用量准确。

(二)科学混配农药,严格按照药剂标签标注的使用说明混合使用。

(三)药液应现混现用,一般混配农药不超过3种,混配药液放置时间不超过3小时。

(四)施药时应注意适当叠加作业喷幅,确保喷幅边缘有足够的药液量;施药后如遇雨,应及时补喷。

(五)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小麦收获前15天应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