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积极宣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进展和成果,总结推广各地典型做法和经验,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征集评选了14个典型案例,形成《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其中,《威海市环翠区小镇村践行“生态赋能、系统治理、绿色发展”路径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功入选。
走进小镇村,昔日废弃矿坑变身绿植覆盖的生态空间,五渚河清水潺潺,专业赛道蜿蜒山间。近年来,村子锚定“全域规划、整体设计”思路,以生态修复为突破口,修复60年代遗留采石矿坑、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建成7处停车场、2处游客中心,完善旅游配套。同时,高标准打造5公里国家级山地自行车赛道等运动设施,获评“国际水准专业赛道”,打响“生态+”“运动+”品牌。
在保护中开发,小镇村通过“两清三化”“三资整治”,盘活闲置土地房屋,差异化开展项目招引,引入多家社会资本运营体育赛事、民宿、农业体验等项目,实现村内产业链一体发展、整体提升,将“闲资产”变成“活资产”。此外,村子与45家公益组织共建,开展150余场文化活动,吸引多部文艺作品驻村拍摄,村民归属感显著提升。
如今的小镇村,以“组织凝聚、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组合拳,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生态宜居、绿色富农的乡村振兴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