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但今秋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小麦播种期较往年有所推迟。晚播小麦应如何科学种植?我们要坚持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按照“四补一促”的技术路线,打好小麦丰产基础。
如何种足种好晚播小麦?
1、以种补晚。选择分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耐湿能力强的中多穗型品种,做好种子包衣,避免“白籽下地”。
2、以好补晚。切实提高整地质量,杜绝在土壤过湿情况下抢耕抢种。对推迟时间较长的晚播地块,可因地制宜采用深松、旋耕、免耕播种等方式进行整地播种,加快播种进度,确保应播尽播。
3、以密补晚。要根据“早播少播、晚播多播”原则,视情加大播量,一般在适播期后,每推迟一天播量增加0.5公斤。应适当浅播,播深以3—4厘米为宜,争取早出苗、早分蘖、多发根。缺苗断垄的地块及早做好补种。
4、以肥补晚。积水地块容易造成养分淋失,在播种时需施足底肥,底肥比例应提高至60%—70%,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小麦抗逆能力。
5、以促为主。田管措施适当前移,抓好冬春化学除草和茎基腐、地下害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适时开展镇压划锄,保墒增温,促苗早发快长。对于苗情偏弱的地块,肥水前移,促苗情转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