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规划计划>政府工作报告>为民实事进展情况
  • 索引号:11371002MB28311151/2025-00381
  • 发布单位:威海市环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 内容分类:为民实事进展情况
  • 成文日期:2025-01-24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威海市环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5/01/24 09:44:08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浏览次数:

一、扎实开展市容环境整治,营造整洁有序城市环境。一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印发《环翠区春季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按照“一般区域集中整治,重点区域、难点区域强化整治”的工作要求,针对辖区主次干道及公园、市场、医院周边重点区域容易出现的流动摊点、乱堆乱放等违规行为,累计清理整治各类问题962余处。二是定期开展联合执法。组织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对百货大楼、苏宁广场、威高广场、东城路、威海公园“大相框”等人流密集区域进行巡查整治,累计开展11次联合执法行动,清理流动商贩120余处,证据保存烧烤炉、煤气罐、电子秤等作业工具20件,有效改善中心城区容貌环境秩序。三是保障重大活动秩序。牵头开展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沿线环境整治行动,做好半月湾沙滩音乐节、东城路夜市重装开市、栖霞街开街等重大活动执法保障工作和“铁三”等重大赛事的保障工作,完成问题整改100余处。

二、专项开展环保执法检查,营造舒适良好居住环境。一是整治餐饮油烟污染。严格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餐饮店审管联动机制,根据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推送的信息进行现场勘查1200余次,对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60余家餐饮店建议审批部门不予办理相关行政许可。印制发放《致环翠区饮食业经营业主的一封信》2000份,对辖区内各类餐饮油烟问题进行全面摸排,累计督促整改相关问题205处,有效减少餐饮油烟扰民问题。二是建筑噪声专项整治工作。制定《2024年噪声问题自查自纠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印制建筑施工噪音相关宣传材料1000份,对噪声污染易复发、易反弹的商户落实重点监管措施,加大巡查频次和管控力度。累计排查并完成整改噪声扰民问题11处。三是扬尘及乱倒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结合扬尘治理工作联合交警等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执法39次,积极宣传引导将我区建筑垃圾运至市住建局指定的临港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有效减少了道路遗撒及乱倒建筑垃圾问题的发生。加大日常巡查检查力度,整治乱倒垃圾问题60余处,立案查处相关违法行为5起。

三、专项开展违法建设整治,拓展治理攻坚成效。一是多措并举推进违建拆除工作。严格落实《环翠区新建违法建设快速处置机制》,印制2000份普法宣传材料,实行月调度、周汇总,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中海金线鼎等小区新建违建问题,利用违法建设快速处置机制,及时制止违法行为。2024年以来,全区共拆除违建78处、14796平方米。二是加强巡查管控做好防控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和巡查,充分利用镇街网格监管,加大对违建的防控力度,对重点小区、重点人群开展重点巡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从源头上遏制违法建设的产生。2024年8月起将违法建设查处职能赋权镇街,积极配合镇街、规划等部门依法处置违法建设。三是研究长效管用治理办法。完善《环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违法建设长效管控工作机制》,着力破解源头防控难、部门协同难、违建认定难、执法查处难等一系列难题,进一步理顺违法建设行政执法程序及强制拆除程序,研究处置工作流程,依法依规做好处置工作。

四、聚焦“数字城管”案件,助推城市精细化治理。一是以数据跟踪分析,落实精细管理。通过周数据分析、点对点超时返工案件提醒等,及时研判案件处置情况,引导各相关镇街、处置单位适时调整工作措施,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截至目前,数字城管共下发周通报40期、各类点对点提醒320余条,派遣处置案件20317件,处置率100%。二是以线上线下研案,落实难案破解。结合返工案件高发点位和日常疑难案件等,随时随地进行案件调研。对于面上的问题,组织相关镇街、处置单位研究常态管理措施;对于个性问题,实施一案一策;对于需要协调或联合处置的案件,组织开展现场研案,全程跟踪推进案件的处置工作。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线上研案等方式,共协助办结案件2100余件。三是以全方位业务提升,落实质量管控。结合系统变动情况,集中对我区开展全员、全流程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目前,共培训130余人次,各处置平台案件审核照片超过12万张。

五、聚焦“三线”环境整治,打造文明美好家园。一是严格落实海岸线巡查制度。完善了《环翠区海岸线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单位清单》,建立海岸线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持续对靖子码头、远遥渔港和影视城以西等重点区域进行环境综合监管,开展专项督查3次,完成市级无人机航拍问题整改5个,市精致办关于沿海风貌通报问题整改20个;其他环境问题整改350个。二是深化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按照《铁路沿线彩钢瓦、塑料大棚、防尘网、防晒网加固参考指南》,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打造精致城市攻坚突破相结合,对铁路沿线两侧及可视范围内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巡查,完成市级铁路沿线航拍反馈问题整改6个,下发通知15次,整改问题97个。三是推进环山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对环山路周边区域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造册、全程跟踪督办、达标销号,已下发整改通知7次,完成市级环山路沿线航拍问题整改37个。

六、多措并举做好停车管理工作,加强停车秩序规范管理。一是创新并推广错时共享停车管理模式。充分借鉴鲸园街道北门外社区、环翠楼街道西南村社区实行的错时共享停车管理模式,我局多次组织镇街、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并结合本辖区群众反映的停车难、停车乱问题较集中的小区,深入研究解决办法,目前已有效解决了嵩山街道东骏阅山小区、环翠楼街道北港社区和平路段等多个老旧小区停车问题,同时,积极推进封闭小区制定自己的停车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小区停车的规范化管理。二是电动自行车规范整治。结合旅游旺季期间租赁电动自行车市场的火爆情况,在旅游景点、网红打卡点等游客集中区域引导游客到指定区域规范停放,开展电动自行车经营商户占道经营集中整治活动,引导游客规范停放2000余人次,及时纠正商户门前违规摆放电动车110余次。三是专项整治废弃汽车。为有效提升公共停车资源利用率,我局联合市交警、镇街等部门,对辖区长期占用公共区域的废弃车辆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累计清理废弃汽车200余辆,报废处置16辆。

七、做优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一是户外广告管理工作。全面开展中心城区户外广告、招牌标识专项整治行动,印发《环翠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明白纸》6000余份,对户外广告招牌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陈旧破损等问题进行及时整改,累计排查户外广告招牌5100余处,整改问题251处。二是建筑外立面整改工作。对114处问题精准分类派发,每天实时调度,确保落实到位。同时,到相关镇街进行实地督导,做好常态化、精细化管理。目前已完成问题整改40处。三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按照《全省城乡垃圾治理实地暗访评估细则》,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对我区105个行政村开展常态巡查,已完成市级环保督察反馈乱倒建筑垃圾问题8处,市级城乡环卫一体化暗访问题19处,市级反馈不精致问题4处;下发通知95次,完成问题整改776个。

八、统筹推进社会治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做好信用公示。面向企业送达2份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及时将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上传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环翠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共上传40余条行政处罚信息。二是开展“千人助万企”活动。制定《威海市环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做好“千人助万企”活动的工作通知》,组织全体在职人员以助企联络员的身份联系服务323家企业,及时宣传相关政策,汇总上报企业诉求。三是全力做好行政许可事项勘验工作。接受群众现场及电话咨询户外广告、招牌设施、摊点管理等事项1160余人次,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的510余件行政许可事项做好相关审核勘验及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并出具现场勘验意见,为群众办好身边实事30余件。

九、护航城市“烟火气”,助力经济发展。一是规范设置惠民摊点。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工作原则,延续以往的经验做法,经过实地考察、研究论证并上报市住建局会商后,在全区范围内设置52处季节性惠民摊点、1145个摊位。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在中心城区已设置的季节性惠民摊点群规划出可售卖文创商品和非现场加工小吃区域,引导流动商贩进入规定区域进行售卖,统一规范经营,达到一举多赢的社会效果。三是开展农村大集专项治理。建立环翠区农村大集管理人员、经营地点、联系方式及管理公司清单,明确镇街分管领导及具体责任人,按照“谁经营、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原则,强化日常调度管理,督导相关镇街强化市场管理方主体责任落实,目前已实地督查整改液化气安全隐患26个,取缔占道经营摊点85个。

十、全力做好清雪工作,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一是强化部署,细化分工明职责。进一步完善了《环翠区清雪防滑工作方案》,制定《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清雪分片包干实施方案》,对区直部门、机关科室及各镇街执法中队的清雪责任和各自分包区域进行划分,明确各自职责。二是以雪为令,奋战一线保畅通。自降雪开始,我局立即督导全区由“备战”切换至“作战”状态。环卫、市政园林等各清雪责任部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调集人员、物资和设备进入清雪状态;各部门、镇街专业清雪队伍按照“坡路优先、分级依次推进”的原则,机械作业与人工作业相结合,全面组织强力清雪。三是精心安排,保障工作运转。各分管领导及机关各科室人员按照分包网格要求,实地督导各镇街和区直部门做好相关清雪防滑工作,通过多项精细化举措持续推动清雪防滑工作网格化管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