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新闻发布会

环翠区2025年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01/21 12:28:09 来源: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浏览次数:
video


主持人 环翠区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 李明伟:

同志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环翠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年环翠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环翠区将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关切、最关注的事作为着力点,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引发了广大群众和媒体的重点关注和热切期待。那么,今年的民生实事具体都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来实施呢?为了回应媒体和公众的关切,今天我们邀请到区政府副区长李静茹同志、区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刘瀚彭同志、区教体局局长于丛林同志、区残联理事长王晓阳同志来到新闻发布会现场,向大家介绍民生实事有关情况。

本次新闻发布会共有三项议程:

首先,请区政府副区长李静茹同志发布环翠区2024年民生实事完成情况、2025年民生实事总体计划安排情况。

发布人 区政府副区长 李静茹:

同志们、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区委、区政府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多年来,环翠区委、区政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每年实施一批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让全区人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4年,聚焦群众所思所盼,10大类、20大项民生实事有效落实。围绕提高保障水平,搭建全市首个“智·惠”零工驿站,安置公益性岗位252人、新增城镇就业5300人,累计发放就业创业补贴和各类救助金1.6亿元。新建2处“如康家园”,建设市级以上残疾人就业基地5处,入选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试点。打造了全市首家全龄友好市民学校和社区夜校,率先建成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托幼一体化机构达到53处,入选全省首批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试点、“五床联动”试点县。围绕提升教育品质,完成对31所学校的升级改造,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经验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成功入选省级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围绕抓好医疗服务,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完成19处薄弱村卫生室改造,打造8处中医阁,58家村卫生室实现门诊统筹直接结算,我区获评全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完成1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12处居住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修改建道路31.7公里,优化易堵路口和公交港湾8处,新增充电桩300余个、停车位3700余个,新打造公园游园3处,新创建省级、市级和美乡村5个,完成12个村生活污水治理,我区入选全省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5年,区委、区政府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规划了16大项、36小项民生实事,涵盖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养老救助等方方面面。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加快打造精致、幸福、充满活力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主持人 环翠区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 李明伟:

下面,请区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刘瀚彭同志发布环翠区2025年民生实事。

发布人 区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 刘瀚彭:

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环翠区2025年民生实事有关情况:

1.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育人环境。对19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老旧校舍进行升级改造,深入开展校园安全“磐石行动”。

2.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推进县域医共体审方中心建设,更新超龄救护车急救设备6台,改造提升薄弱村卫生室30个,开展结直肠癌免费筛查5000例以上。

3.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为55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白内障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助器具、康复医疗救助、复明手术补助等帮扶措施。

4.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休闲生活。采购流通图书、报刊杂志200种以上,组织开展5·23歌咏会、沙滩音乐节、百姓春晚等文化活动。

5.优化全龄友好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成色。开展“五床联动”试点工作,建设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1个、认知障碍照护专区2个、认知障碍照护床位80张,开办青年夜校2处以上,实施“爱·益·家”妇女儿童公益项目,进一步健全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体系。

6.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实施居住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综合改造村居、社区16个以上,新建口袋公园1处。

7.更换老旧燃气设备,保障群众用气安全。更换液化气金属包覆管2.1万户、物联网燃气表8000户。

8.更新改造城乡道路,营造安全出行环境。改造城区拥堵路段1处、港湾式公交站点2处,维护农村公路安保设施70公里,大修进村路1条。

9.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美丽乡村。续建省、市和美乡村示范村5个,改造农村生活污水设施2处;加强农村供水保障,确保水质合格率达到96%以上。

10.加快城区更新步伐,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造城乡电力设施9处、供热管道17.92公里、供热站房40座、供水管网4公里。

11.强化食品监管执法,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严厉打击涉肉类食品违法行为,开展肉制品专项抽检30批次以上。

12.推进便民设施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新改建镇级便民服务大厅1处。

13.完善灾害救助机制,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为全区户籍人口购买自然灾害民生综合保险。

14.改造提升便民市场,打造舒心交易环境。对城南河道人防段进行改造,原址安置原水产批发市场早市。

15.开展岸线综合整治,保持优美生态环境。对葡萄滩、半月湾沙滩等沿海区域,开展常态化环境卫生清理整治。

16.提升海上救生能力,保障渔民人身安全。为全区在册捕捞和养殖渔船配备“智慧化”保暖救生衣1700套以上。

以上这些项目,已经区人代会审议通过,目前正在加紧实施。为确保项目落实落地,区委、区政府已将民生实事的办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镇街和部门,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要求各单位制定好“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全力推进。对推进落实情况跟踪问效,确保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环翠区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 李明伟:

下面,请各位媒体朋友提问。

问题一 记者:

环翠区今年规划的16大项、36小项民生实事,具体是如何筛选形成的,具有哪些特点?

发布人 区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 刘瀚彭:

环翠区政府于2024年10月24日发布征集公告,公开面向全区人民、“两代表一委员”及有关单位征集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建议,并组织开展多轮研究论证,将切实可行、惠民实用的项目纳入年度实施计划。在征集过程中,具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紧扣民意、广泛征集。坚持将“集民智、听民声”贯穿于项目征集筛选全过程,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聚焦群众关注度高、亟需破解的高频民生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力求实施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社会覆盖面广、民生关联度大的“民心”项目。

二是科学谋划、充分论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全力以赴”原则,统筹考虑、系统谋划,组织财政等部门反复研究候选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明确建设目标、投资额度、推进计划等具体内容,认真做好建设用地、资金保障等方面论证,确保每个项目都能顺利推进、按期完成。

三是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坚持以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政策布局、打通难点堵点、补齐短板弱项,集中精力办好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教育、卫生、养老等“身边事”,让城市建设更暖人心、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问题二 记者: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请问环翠区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障教育成果不断扩大和群众满意度的持续提升呢?

发布人 区教体局局长 于丛林:

环翠区聚焦人民至上宗旨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线,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用心用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不断推动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聚焦上好学的“新期盼”,实施义务教育提质和学前教育发展培优行动,不断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2024年,成功认定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一类园以上优质园占比达96.88%,高于省市平均水平。持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优化教育结对联盟协同教研,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城乡轮岗教师300余人,完善名师引领、骨干带动、青年赋能梯次化培养体系,5人上榜省级特级教师、优秀教师,154人获评市级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荣誉,真正让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二是不断提升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质量。聚焦家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挂心事”,持续推进“五育并举”,让学生拥有美好未来。搭建科创比赛、信息奥赛等平台,提升科创教育水平,116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科创比赛中摘获一等奖36项,占比全市第一。开展“奔跑吧·少年”校园体育活动和“五大联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175名运动员在市级各类比赛获得11项第一名,联赛总成绩全市第一名,连续两年包揽田径比赛初中、小学2个组别团体总分第一名。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育人功能,年内组织1.5万余名学生走进环翠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三是不断提升教育服务保障质量。聚焦方便师生和群众的“身边事”,对全区31所校园校舍进行升级改造,持续优化校园安全物防、人防、技防、联防一体化建设,不断改善育人环境。推动全区54个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转为新型自主经营模式,抓好校园食堂菜品质量提升和管理服务水平。完成331节名师辅导讲堂打造,在51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位1770个。实施招生入学入园“一网通办”,实现全学段学生资助全覆盖。年内开展“百千万工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150余场、志愿宣讲60余次,受益家长万余人。

问题三 记者: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我们格外的关注与关爱。请问环翠区在推进精准助残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发布人 区残联理事长 王晓阳:

环翠区围绕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解决残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着力完善政策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持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一是基本民生保障坚实有力。2024年成功入选市级居家托养试点。扎实落实社保政策,为3235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544万元;为533名低保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06万元;为277名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为1891名补贴医保,共计投入88.25万元。投资11万元,完成65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

二是就业创业成果丰硕。2024年安置587名残疾人就业。打造各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5处。9处“如康家园”覆盖各镇街,安置85人辅助就业,日间照料94人。创新网约车就业项目,培训32名驾驶员。举办文创助残市集,提供30个摊位助力增收。

三是康复服务全面升级。2024年获批山东省残疾人社区康复试点。借助9家基层医疗机构和21处社区康复站,为6482名残疾人签约家庭医生,为2566名残疾人免费查体。为269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为888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与康复器材,为50名精神残疾人提供医疗救助,康复需求服务率达100%。

四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2024年承办第八届中残联冰雪运动季特色活动,全市70余名残疾人参赛。打造5处文化进社区项目。举办“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等助残活动20余场,承办全省残疾人文创成果展,全方位推动残疾人事业迈向新高度。

主持人 环翠区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 李明伟:

谢谢李区长、刘主任的发布,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踊跃提问。由于时间关系,发布就到这。

民生实事关系全区百姓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希望各新闻媒体继续坚持全面、客观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民生实事、人人参与民生实事的浓厚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