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威海市环翠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桥头镇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关计划方案,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优化政府机构职能。持续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强化部门主体责任,在工作中凡是涉及我镇重大经济决策、涉及全镇人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均由集体参与讨论决策,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民主决策,不搞“一言堂”。对涉及全镇的重点工程建设、重大资金使用等项目,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法律顾问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进行改造建设。2024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32条,制定文件23条,真正做到在日常工作中实现政务服务效能的提高。
(二)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我镇围绕打造“审批程序减少、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升级”这一目标,从各个方面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全面推进审批服务模式改革。推进“一窗式”审批服务模式改革,设立“一窗式”受理窗口审批业务。推进审批服务事项“最多一次办结”改革,充分运用“网上办公”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手段,及时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以办事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让群众和企业办事由“跑多次”转化为“最多跑一次”或“不用跑”,提高群众办事效率。二是全面公布乡镇政府权责清单。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实施范围、清理内容、实施步骤和完成时限,对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开展督查,印发督查通报12期,按时在环翠区政府网站公布了镇政府权责清单。三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信用风险分类制度,建立全镇企事业单位、居民信用积分,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司法诚信、社会诚信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到辖区企业走访问计问需,开展2轮“千人助万企”活动通过现场答疑,摸深摸透企业诉求建议,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140余个,推动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维护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开展“律企同行”公益法律服务,推动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四)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根据市、区要求,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工作安排,桥头镇党委、政府组织相关负责人、部门和工作人员深入学习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山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威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相关制度,增强了镇党委、政府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要求落实好此项工作。
(五)抓好公共法律服务,加大普法力度。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原则,提高群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注重普法宣传工作,根据上级安排及工作需要,开展好“五进”活动,利用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交通安全日”“宪法宣传日”重点节点开展好普法宣传工作,今年以来广泛开展大型普法活动36次,参与群众达到上万人次。组织律师每年每村不少于4次进村为村民进行普法宣传,实行律师轮流坐班制度,在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立法律服务窗口及时解答群众法律问题,并开通法律咨询热线。
(六)坚持依法行政,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推进行政执法改革,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五办四中心”稳步落地;督导全镇71名在编机关干部通过执法资格考试并顺利持证;在党委会决策严格落实末位表态制度,使行政决策更加合理规范;协调组织机关、双管单位80余名干部组建桥头镇应急队,确保应急安全。全年共组织执法人员培训4次,有力地推进和保障了公正文明执法,提高了执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使执法人员在阳光下执法,设立党委书记公开电话,群众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反映违规执法情况。强化制约监督,确保行政权力廉洁阳光运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责任人出庭应诉制度,引导群众通过司法途径依法维权,维护自身利益,2024年桥头镇无行政应诉案件发生。镇政府每年向本级人大报告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七)努力定纷止争,有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各片区、各部门有专人负责市长热线和党委书记公开电话答复工作,始终贯穿为民服务理念,切实加强政府层级监督,既依法维护政府的合法施政行为,又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外,不断完善调解工作机制,优化“一站式”矛调中心综合设置纠纷调解、信访接待等多功能区域,配备2名专职调解员,建立15人的镇级调解专家库,“全链条”提供解决矛盾纠纷的优质服务。组织开展4次全镇调解工作业务培训会,进一步规范调解工作,提升队伍业务水平。今年各级调解委员会共受理案件383件,调解成功率达99.5%,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依法治镇”思想尚未完全普及。在全面推进“依法治镇”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对部分农村干部的教育没有求深求细求实,导致少数基层干部出现酒后驾驶、没有把村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等情况。
(二)依法行政的理念仍需继续传导。镇执法力量的教育培训力度不足,执法力量的实操能力明显滞后于工作需求,在联合双管单位、桥头村和孟家庄村委会治理中心大街、桥头大集、孟家庄大集探头经营、交通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情况,切实履行党委带头人职责,带领镇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将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要求和决策部署与全镇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奖惩;6次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法治思想,部署基层法治工作。将法治建设纳入桥头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党委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对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梗阻和难点,及时研究解决,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
(二)提升全镇干部依法行政思维。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打牢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基础。带领全镇机关干部、农村两委四职干部学法、知法、用法,通过机关例会,开展机关干部经常性学法制度,机关干部保证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参学率达到100%,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政、依法决策水平。
(三)加大法治建设重要工作落实力度。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立足我镇研学资源丰富的优势,联合环翠区中小学生实践基地等4处研学点和3所学校深入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普法工作;利用镇级刊物《村情月报》广泛宣传法制知识;要求综合执法中心既是执法队又是宣讲队,在中心大街、桥头大集、孟家庄大集累计宣传90余次,提高群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四)充分发挥镇纪委纪检监察职能作用。2024年共处置问题线索13件,立案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通过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主动发现涉及群腐问题线索5件,立案5人。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一)加大法治思想宣传广度。继续加强对全体机关干部和52个村居干部及群众的普法宣传教育,营造自觉守法、依法执法的良好氛围。继续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推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
(二)加大执法力量培训强度。配合区级各赋权业务部门巡回人员,立足实际案例,对镇执法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实施“老带新”工作方法,边学边干,切实提升镇级平台工作人员实操水平。
(三)加大监督执纪工作力度。发挥镇纪委的力量,依法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工作的监督力度,健全全民监督机制,严查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等行为,全面提高镇级行政效能。
(四)落实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为有效解决行政村小、散、弱等问题,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拟将桥头镇东洛后村、西洛后村2个位置临近的行政村调整为1个行政村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