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索引号:113710020043609270/2024-41762
  • 发布单位:威海市环翠区科学技术局
  • 内容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成文日期:2024-07-23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02号委员提案《关于持续推进校地企产学研联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4/08/02 14:23:02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校地企产学研联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环翠区校地企产学研合作的关心和建议。收到提案后,我区高度重视,立即着手研究办理。

一、环翠区校地企合作现状

(一)打造“一站式”科技服务区。放大首都高校科技信息联盟、山东省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技术资源聚集效应,在环翠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以北京、济南为资源区,以环翠为“试验场”的资源匹配模式,涵盖在京33所高校、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驻威高校成果资源,实现高校资源、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了名校资源的高效利用。推进双创要素互联互通,深入实施“订单式”需求对接和“菜单式”服务供给,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110余次,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10项,累计合作金额近2亿元,为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多样路径。

(二)打造“多维度”政策供给站。环翠区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合作,制定《环翠区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扶持意见》政策,突出产学研合作项目扶持,支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按实际支付金额最高20%的比例给予企业补助,近年来支持项目112项,补助资金1060万元。威海市深入实施“揭榜挂帅”制度,通过实施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两类项目,由需求方与揭榜方进行项目对接,拟定揭榜协议,共同制定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最高补助50万元。山东省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企业与具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重点高校或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合作活动,优先支持以高校、科研院所等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入股或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2021年项目实施以来共帮助企业争取项目26项,省、市、区支持资金共1225万元。区级搭配市级、省级的扶持政策,对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产学研合作初期全流程的政策供给,以政策链有效连接起创新链和产业链。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完善线上市场线下平台结合的产学研对接模式。全力配合山东科技大市场建设,搭建集成果展示、需求发布、路演对接、转化交易、中介服务、科技金融、中试熟化、项目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场体系。通过省级平台与环翠区首高科技术转移中心、省科学院威海创新服务中心等线下实体产学研服务团队,结合线上成果线下对接,为人才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供全流程服务,系统性解决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不畅、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强度。摸排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积极对接金融资源,推荐川图自动化、百盟信息等企业申报山东省科技股权投资项目,综合利用科技股权融资、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科技保险担保等多种手段,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企业倾斜,着力为企业创新减负。深入对接威海市环翠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新创基金,面向天使期项目,对区域招商引资项目和区内企业做好引导性、扶持性投资。

(三)加强技术市场人才培育。加强线上线下技术市场培训,组织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相关企业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围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相关定义、技术合同登记要求及流程、登记优惠政策、税收及相关优惠政策落地、项目管理核算要求、项目操作流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企业实操方面做经验交流及指导,不断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提高技术经纪人的专业能力,打造一支符合“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有效提升环翠区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