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卫生健康保障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推进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今年以来,区卫生健康局对照《关于推进威海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加快融入威海市立医院医疗集团,做好优质医疗资源承接,强力推动我区医院自身发展,全面提升全区医疗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及人才队伍素质,打造科学有序、系统连续、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格局。一是重新完善印发了《环翠医院集团建设推进方案》,修订集团章程,签订医院集团成员双向合作协议,推进医院集团实质化运转,通过管理体制、筹资机制、价格和医保支付机制、人事薪酬制度等关键改革,进一步强化区级医院龙头地位,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建设医共体家庭医生服务中心、医共体审方中心,争取了省级县域医共体审方中心建设试点,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和高效利用。二是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联合市卫健委举办了“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启动仪式,选派25名优秀执业医师帮扶基层,带动基层学科能力和医疗技术提升,已累计坐诊300余次,接诊患者人次3000余人次。实施新一轮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加快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发展,扎实开展选派“业务院长”下基层,在张村镇卫生院打造了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联盟,成立了山东省特色疗法彭氏眼针治疗中风病传承工作室,在温泉镇卫生院开展种植牙、正畸诊疗项目,填补了我区镇卫生院种植牙技术空白。三是持续推动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积极推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省级消除结核病先行区创建等,完善健康学校、健康社区等健康细胞207个,成立由107支家医团队组建的社会因素调查队,加强慢性病全程管理。加快打造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威海卫人民医院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凭借优质接种服务和硬件基础,顺利通过省级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化建设创优项目评选。
二、持续强化人才培育招引和专科能力建设。区卫生健康局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和中医药创新发展相关方案措施,并结合疾控机构改革,完善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强化人才发展步调一致性,满足群众对医疗服务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一是切实加强人才引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统筹推进医药卫生科技重大攻关,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合作,至今共与28名本地应届高考学生成功签约,积极引进名中医、临床等专家、团队,用好“英才汇翠”人才工程配套资金等支持政策,拓宽引才渠道,2021-2024年共公开发布招聘计划数240个,持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二是强化临床专科体系建设,实施县域专科能力提升计划,做强威海卫人民医院,增设骨科新病区,推进眼科视光中心建设,我区的结核病防制、传染病防制、免疫预防3个专科荣获市级公共卫生重点建设专科,计划再筹备威海卫人民医院肛肠科、威海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争创市级临床重点科室建设单位。三是推动基层人才扩量提质,启动实施乡村医生综合能力全覆盖培训三年行动,有效提升乡村医生执业能力。出台《环翠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下沉到村卫生室工作方案》,将镇卫生院人员下沉到村卫生室,目前已增加到146名医护人员,由威海卫人民医院、威海口腔医院、环翠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3个区级医院分别组建医疗专家巡诊团队开展下村巡诊活动,实现设有村卫生室岗位的115个行政村巡诊全覆盖,共下派专家700余人次,巡诊村次数400余次,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增加群众就医获得感。
三、不断完善基层信息化和智慧化建设。区卫生健康局积极按照国家、省、市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和智慧医疗建设要求,以居民全生命周期连续性健康管理为核心,突出惠民优先、互通共享,扎实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一是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整合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应用系统及各个检验、检查设备的端口,2020年建成了以健康数据互联互通为特点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搭建远程影像、检验、心电、会诊、双向转诊“五大中心”,呈现可视化的区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目前环翠区所有医疗机构全部完成与威海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健康威海”微信公众号的接口对接及数据上传,实现了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检查检验及各类信息查询,简化了就诊程序,节约了候诊时间。二是优化远程医疗服务,依托环翠医院集团,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进威海卫人民医院与镇卫生院信息系统融合、互联互通,先后建成医学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共享诊断中心,实现了心电图“基层检查、区级诊断”,2023年已开展远程心电1.1万人次、远程影像4.4万人次,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三是提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依托威海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搭建区级平台,建立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基础资源等四大基本数据库,提高“医患沟通”的就诊效率,为患者更加精准、全面的治疗提供了支撑,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省级县域医共体审方中心建设试点,及时纠正不合理、不合规处方,强化对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方便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
下一步,区卫生健康局将结合提案意见建议,认真研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卫生健康保障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工作主线,聚焦区委、区政府“抓攻坚促突破、抓创新促争先、抓规范促提升”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健康环翠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综合医疗服务能力,为打造精致、幸福、充满活力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贡献卫生健康力量。
一是聚焦区域均衡发展,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强化县域医共体建设运行分析,按照“一县一策”原则,尽快完善我区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重点围绕县域医共体审方中心,建立医共体内人员上下贯通的培养交流机制,形成我区各医疗机构既按层次分工又协同发展的格局,打造典型示范点,争取列入省级重点指导名单。
二是聚焦基层服务网底,加快乡村医疗能力提升。持续围绕基层卫生重点工作,不断优化和创新服务模式,以三年行动计划为蓝图,不断夯实卫生健康服务网底,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高位推进。
三是聚焦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和省级消除结核病先行区创建,打造环翠特色。探索建立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机制,发挥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协同作用,提升疫情早发现能力;建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医疗机构临床医师交叉培训机制,加强临床医师公共卫生应急、传染病诊治、院感防控等相关培训,不断强化公共卫生意识,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水平。
四是聚焦医疗资源扩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借助市立医院、970医院等市级医疗机构优质资源,持续深化医疗专家下村巡诊、技术骨干支援基层、医护人员驻点帮扶等工作,提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加强远程影像、心电等诊断中心互联互通,以温泉镇卫生院互联网医院建设为试点,提高村卫生室服务水平,全面带动基层诊疗能力提升。
五是聚焦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以威海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全力为契机,全力推进“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建设,强化区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设施设备配备,发挥区中医医院辐射带动作用,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六是聚焦智慧医疗建设,加快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依托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持续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加快建设“健康数据高铁”,进一步强化电子健康卡主索引应用,加快实现健康医疗数据实时汇聚、互通共享。推动医院信息化提档升级,积极打造“操作友好型”医生服务终端,创新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等医疗服务场景创新应用。
七是聚焦人才人才引育留用,提振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加快落实“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实施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加快壮大中医药人才规模,抓好中医药名专家、师承人才培养,实施基层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网底。加快推进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科学合理加快全科、儿科、麻醉、急救、重症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积极争创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优势专科等,推动与高校“双跨”“双联”,加速推动创新合作和成果转化。
联系人:林诚 联系电话:5322030
威海市环翠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