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规范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监管“一体化”,打好纾困企业“组合拳”。区卫健局以优化健康服务领域资源配置、加强全要素、全流程监管为导向,建立健康服务领域“综合监管一件事”事项清单、监管对象名录库、合规指引、工作计划、会商制度,整合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医保、公安等部门服务流程,构建信息共享、相互衔接、协同配合的集成性综合监管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执法部门涉企检查次数,减轻企业负担。
(二)政企“同心谈”,合力共谋企业高效发展。建立了座谈会制度,畅通政企互动、共谋共建的沟通渠道,搭建起民营医疗机构诉求反馈“直通车”,以“企业说,我们听”的方式,开展“面对面听企业讲”座谈会,当面了解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及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将问题清单作为日常培训和量化分级指导的重点内容,开展病历书写规范、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等线下和远程培训,对涉及其他部门的问题,联络分包,跟踪落实解决。
(三)签约“一对一”,合力惠企纾困助力发展。建立“社会办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机制,成立7个签约服务小组,卫生监督员每2-3人为一组,与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专项签约服务。以机构发展、项目审批、人员管理、院感防控、制度规范、医疗保障、社会保障、职称申报、工会互助、党建活动等为服务内容,涵盖了区行政审批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医保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政策内容,为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聚焦“红黑榜”,提升民营医疗机构公信力。结合《山东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区卫健局制定环翠区《民营医疗机构信用积分管理实施细则》,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通过激励与惩戒措施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强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行业诚信自律意识,激发企业向好内力,能够自觉承诺依法执业,共同营造良好医疗市场环境,为患者提供卫生、安全的医疗服务。
(五)锚定“专精尖”,合力精准领航企业发展。以量化分级为抓手,持续三年开展社会办口腔、医美、中医“信用+量化分级”,借力群众“体验式”执法反馈、质控中心技术服务、行业协会指导培训等,充分激发行业做强技术、做优服务的内生动力。截至2023年12月,我区民营口腔医疗机构A级示范单位从5家增加至10家,B级规范单位由44家增至51家;民营医疗美容机构A级示范单位从1家增加至2家,B级规范单位由6家增至17家;民营中医医疗机构A级示范单位6家,B级规范单位24家。从监管频次、校验顺序、评先选优、信用积分、宣传渠道等拓展量化评级结果应用,让高质量发展企业有“面子”、得实惠,有效维护非公立医疗市场秩序,提高了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六)多措并举,助力民营机构“加速跑”。
一是优化市场准入。“关联事项,集成办”,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不再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直接启动“医疗机构一件事”程序;“压缩时限,即刻办”,医疗机构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名称等约40项承诺办结事项全部梳理为当场办结;“恢复执业,极简办”,对于停业后恢复再次执业的医养结合机构,不再强制性要求医疗机构停业后申请恢复执业必须达到停业前状态,允许申请再次执业能够同时申请变更,为申请单位节约了找人、找设备、找房屋等一些必要条件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
二是鼓励学科建设。为进一步完善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2024年5月,区卫健局印发了《威海市环翠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方案》,面向社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部署开展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做精一批一流品牌专科,进一步提升区域专科能力。
三是规范医师培训。根据《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鲁卫科教国合发〔2013〕6号)文件精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拟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临床类专业岗位工作的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经济欠发达的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拟从事临床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区卫健局面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部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积极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参加规范医师培训。
四是学术交流活动方面。在医疗机构科研教育、义诊备案管理、业务培训、技能竞赛、评先选优等日常工作中,区卫健局积极宣传有关政策和要求,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同步管理,2023年度义诊备案中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占比90%,2022年及2023年表彰民营医疗机构先进护理集体6个、民营先进护理个人43人、民营先进医师个人11人。
五是促进区域化医疗资源共享。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区卫生健康局组织成立了15个区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将部分社会办医院、门诊部等纳入质控管理反馈,定期业务培训、督导检查,促进全区医疗质量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自2008年起,威海市每年均统筹公布全市临床检验结果“一单通”认可单位及项目名单,目前我区威海现代妇产医院和威海爱康国宾慈铭体检中心已纳2022-2023年度全市临床检验结果“一单通”认可单位内。
二、存在问题
一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起实施,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具有公益属性,具体工作内容复杂且具有很强的工作连续性,也是各级审计、监察的重点工作。我区目前辖属9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为居民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7年,经区政府同意,引入民营医疗机构蓝卡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竹岛部分居民开展服务。各基层医疗机构严格按照服务规范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接受省、市、区基本公共卫生考核,从目前的情况看,暂时能够满足辖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民营医疗机构暂不能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是根据《威海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威卫基妇〔2013〕10号),2013年开始在全市启动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2017年起实现我市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城乡全覆盖,2021年山东省将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纳入民生实事,2022年印发了《山东省宫颈癌、乳腺癌检查质控方案》,明确各项质控指标,促进各项工作规范落实,提高工作质量。开展妇女“两癌”检查的医疗机构全面建立健全质控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内部质控活动并定期接受省、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质控督导,同时将“两癌”检查质控纳入年度妇幼健康项目绩效考核内容,及时通报结果。“两癌”检查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具有公益属性,也是各级审计、监察的重点工作。
2024年前我区的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工作由市卫健委指定市妇幼保健院承担,经过多次积极申请,自2024年起,环翠区户籍的适龄妇女“两癌”检查由市妇幼保健院和区妇幼保健院共同承担,同时,市妇幼保健院承担高区、经区和临港区的“两癌”检查工作。目前,除市妇幼保健院外,市级其他直属医院均未参与免费“两癌”检查项目,我区二级医疗机构威海卫人民医院均未承担该项目,民营医疗机构暂不能加入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工作。
三、下步打算
一是提升互联网+应用范围。探索运用线上核查方式替代现场提交相关材料,在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同时,通过线上申请、审核、线下集中出证的方式同步办理医护变更执业地点等事项,不再需要医护人员个人线下申请办理。
二是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探索增加门诊部、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种类,增加变更、注销等许可事项、增加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放射诊疗许可、放射人员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等场景事项。
三是探索建立融合机制。探索将具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与民营医疗机构的协同机制,同时加强监管,确保服务覆盖率和质量安全。拟将蓝卡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全区中心药房统一管理,促进民营医疗医疗机构参与区域化医疗资源管理,执行药品管理“五统一”,提升全区合理用药水平。
四是拓宽人才招引渠道。区卫健局会第一时间将获取的高校招聘信息以线上的方式发布至民营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群,各民营医疗机构可结合实际,积极参与校园招聘,进一步充实机构人才力量,提高人才队伍建设。
五是按照政策文件做好职称评定工作。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评审通知,通知详细注明了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区卫健局接到评审通知后将及时转发至各民营医疗机构,通知各机构按照文件要求组织人员进行申报。
六是深挖民营医疗机构先进典型事迹。切实加强宣传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业化的宣传力量,建立健全宣传工作机制,在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积极投稿,深挖典型先进事迹,广泛弘扬行业正能量。
联系人:韩芳 联系电话:5187789
威海市环翠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