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开拓中老年文旅事业的建议》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擦亮“文旅康养强县”品牌。多年来,环翠区密切关注中老年文旅融合发展,坚持“文旅+”和“医养+”双线并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产业,通过培育以宝泉路温泉洗浴集聚区为代表的温泉养生型片区、以北海老年健康养护苑为代表的医养结合型片区、以中国油画小镇为代表的文化康养型片区等特色片区,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文旅康养产业体系已经形成。环翠区立体开发海旅资源,形成“海洋-海岛-海岸”滨海旅游体系,打造环海休闲养生产业带;创新产品业态融合,大力发展精品山地康养产业区,实现“康养+”旅居养老、文化体验、亲子研学、温泉疗养、体育运动等多元业态拓展;拓展医养产业边界,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医养文旅产体系;以油画为主体,建设中国油画小镇,打造文化康养产业圈;举办专业体育赛事,将赛事旅游经济向休闲运动产业延伸,打造运动康养产业圈;开发专题研学体系,打造覆盖全年龄段的研学产品;推动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创新融合,打造“四季环翠·山海链乡”休闲农业旅游品牌。2023年12月29日,2022年度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激励名单正式揭晓, 威海市环翠区上榜,成为全省入选的10个县(市、区)之一。
二、指导景区关注银发旅游市场,推出老年人优惠政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退休后的老年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经济条件外出旅行,老年人对于旅游的需求和消费也在不断增加。环翠区所辖范围内共有9家A级景区,已指导华夏城景区、仙姑顶景区实施60—69周岁老年人享受景区大门票半价及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享受景 区大门票免票的优惠政策。2023年1—12月,7家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776.25万人次、同比增长160.43%,实现旅游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178.05%。
三、培养老年旅游人才队伍,为中老年游客提供专业化服务。环翠区始终坚持以高标准的规划、高质量的品质、高强度的投入,科学布局康养产业,切实服务好中老年群体。在温泉镇山东健康·颐和家园威海颐养中心引进国际化养老理念,结合国际专业认知症非药物疗法,通过多感官疗愈室,打造国内领先的认知症专区,通过专业的认知症照护专家团队,对老年人定制治疗环境及个性化护理服务,融合先进康复理念,着重加强老年疾病预防,提供优质贴心的亲情化服务,使得老年人有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在孙家疃街道的威海伴月山庄国际智慧养生养老基地,经营候鸟式旅居养老,倡导与应用“治未病”,在自然康复医学和老年护理学、心理学、营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范畴中逐步完善和提升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一个入住在基地的中老年朋友可享受最休闲、最科学、最专业、最智慧的理想满意服务,健健康康活到老,真正意义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伴。同时,环翠区文化和旅游局正在探索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理论宣讲队伍等,挖掘、培养老年旅游讲解员、志愿者队伍。
四、开展适老文化旅游活动,丰富老年游客游玩体验。近年来,环翠区文旅局整合资源,推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精准对接老年居民及游客需求,打造精品项目,通过招募和引进优秀非遗传承人、阅读推广人、传统文化讲师等文化类专业人才下沉社区、村居的方式,开展“纸为你剪世界”非遗剪纸、“红色经典,咏诵翠竹”等文化公益创投项目,丰富老年游客游玩体验。利用图书馆、文化馆、镇街文化站、文化广场等资源,积极组织专业文艺人才、民间艺术爱好者和热心群众等,成立了吕剧团、合唱团、老年秧歌队、民族乐器演奏队、民间文艺宣传队等,发挥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带领广大群众全方位地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中,截至目前,全区庄户剧团68支,每年参与举办大活报、纳凉晚会、社区文化节、一年一村五场戏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传帮带”培训文艺骨干1900余人;开展文化名家评选、社区文艺评比、文艺精品奖评选工作,在评选中,对于专业人才引进、文艺作品创作给予特殊政策,着力引进文艺表演能力强、水平高,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表演人才,为文艺精品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今年由中国合唱协会、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威海“永远的辉煌”中国中老年合唱节拟邀请全国范围内的老年合唱团体以音乐为媒介吸引广大中老年朋友到我区交流学习、游玩体验,在促进中老年文化艺术交流的同时,不断丰富活跃中老年人文化精神生活,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联系人:邹鹏 联系电话:0631-5214211
威海市环翠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