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是推进“智慧养老”,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享受服务。一方面,依托60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建设了覆盖全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全区各类服务机构等3000多家,为全区居民特别是居家老人提供紧急救助、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生鲜配送等200多项服务,实现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零距离”。该平台通过一部热线电话、一个指挥平台、一批加盟企业,连接社区内各类服务机构3258家,“一站式”提供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紧急救助等200多项服务。目前,已受理各类服务事项497万件,提供上门服务52.3万次,其中紧急救助服务498次。
二是发展“嵌入式养老”,让老年人在家门口接受专业照护。开展一对一定制服务,家床(适老化改造)、家医走进家庭,为328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同时,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05个,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80.4%,老年人付费签约率93.2%,累计开展医养服务12.2万余人次。同时打造养老综合体,多样化服务走进家庭。线上,引进国内领先的综合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321”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即“三级监管”,助老卡、志愿者卡“两张卡”和各组织共同参与的“一张网”;线下,集日间照料、社区食堂、家床照护等功能于一体,为社区老人提供从家政服务到上门护理、助餐、助浴、助医等多样化服务10万余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符合条件的400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对象开展助餐、助洁等上门服务5万多人次。
三是配发智能手环,实现部门联动数据共享。截至目前已委托威海市6012349便民服务中心为我区68户失智老人家庭发放智能手环,该手环通过“傻瓜式”操作实现“智能化”服务,减轻了失智老人的操作负担。不仅可以实现SOS一键求救,还拥有实时定位、双向语音通话、安全电子围栏、轨迹追踪查询等功能,老人一旦走出安全区域,6012349中心及子女手机端可以同步接收到报警提示,确保第一时间精准施救,从而有效降低失智老人走丢的风险。同时数据可传输至公安部门,若发生老人走丢可同步通知110协助寻找老人,实现与公安部门的联动配合。
四是加强指导,助力社区食堂健康发展。一是创新服务机制。鼓励社区食堂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东南村社区食堂通过推行“合伙人”模式、创新“食堂+物业配送”、打造邻里会餐厅等方式,实现了降本增效;古岭社区食堂开展“健康膳食—老年人座谈及菜品品尝活动”,既为老人普及了健康膳食知识,又有效收集了意见需求。二是贴近群众需求。委托6012349服务平台对全区社区食堂饭菜口味、服务质量、卫生条件等情况抽访就餐老年人。对老人反映的不满意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全面提升社区食堂服务水平。
二、下步打算
一是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连锁化、规模化兴办和托管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引进培育养老专业服务组织。支持家政服务、物业管理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并开展老年助餐、定期巡防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技能培训。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定期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开展培训,确保全区养老护理机构岗前培训率达到100%,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引进人才。依托社会养老机构,通过校园招聘、公司委派等方式,积极引进养老领域专业人才,养老护理人员学历年龄结构不断优化。
三是深入开展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行老年人“健康照护”管理,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10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提高老年人家庭医生知晓率和满意度。继续开展“惠民送药免费邮递”服务,辖区老人在家即可享受中西药免费配送上门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联系人:张梦琦 联系电话:5284403
环翠区民政局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