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万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社区青少年体能训练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区教体局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工作,为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体卫艺司《关于2020年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办法有关工作的函》、《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等文件要求,不断加强全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一、工作措施
(一)增加体育课时。
确保开齐开足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小学3-5年级、初中每周3节体育课,杜绝占用体育课时的现象。优化学校课程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比例,整合优势资源,增加体育课时,逐步达到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的要求。
(二)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教学模式,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合理制定全年、学期、课时教学计划,固化优化“大单元”教学和10分钟身体素质“课课练”,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安排每节课教学内容,注重10分钟“课课练”的练习效果,在保证每节体育课达到中等以上运动强度的前提下,使学生基本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内容,至少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
(三)强化体育锻炼。
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改进上午课间操、下午课外体育活动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动态调整练习内容和练习强度,做到全员参与,学生喜欢,锻炼效果明显,确保每天校内中等强度及以上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合理安排校外体育锻炼时间,建立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指导和监督,确保体育家庭作业的计划性、可操作性,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达成“5+2>7”体育锻炼成效。
二、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学校要把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落实“一把手”责任制,校长统筹调度体育教学、课外锻炼、工作考评等工作。制定学校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计划,探索、改进适合本校实际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模式和推进措施。校长、分管处室、体育教研组、班级等部门明确分工,协同配合,真抓实干,确保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落实到位,抓出成效。
(二)落实经费投入。
各学校要根据需要安排专门资金,推动体育工作的开展。改善场馆建设布局,配齐配足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体质检测所需要的器材设备。提高体育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布置可激发学生兴趣的练习场地,将适合开展日常身体练习的器材设置在学生身边,让学生随时可以进行锻炼,推动形成校园内处处“你争我比”的体育锻炼新气象。
(三)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的学生体育质量检测机制。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学生体育质量检测方案, 依据《环翠区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定期开展课堂单元检测和身体素质测试,统筹安排年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改进测试方式,可利用电子检测设备,举办体质健康运动会等,提高检测效果和准确性。将学生的体育质量检测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严格落实学生体育质量检测情况公示制度、向家长通报制度。将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纳入对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考评,并作为评优选先和职称评定的依据。区教体局将进一步调整体卫艺工作指标评估标准,加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分数占比。每年于5月和11月分别对各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抽测,将抽测情况作为体卫艺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探索将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跳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的抽测列入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对体质健康抽测的优良率、合格率等综合指标排在前三位的学校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优良率、合格率排在后三位的学校进行通报、约谈,并取消当届次体卫艺工作先进学校的评选资格。
联系人:谷超 联系电话:5206890
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