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环翠区深入推进河湖湾“三长合一”管理机制,促动“效益河湖”建设,精心呵护绿色“水生态”、深融红色“水文化”、激活金色“水经济”。目前,全区6条河流被评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一条河流被评为淮河流域幸福河湖。
伴随着阵阵“蜂鸣”声,一架小型无人机腾空而起,为羊亭河的日常巡查提供空中视角的指引;河岸旁的高清巡河探头,实时将现场图像回传到后台系统,成为水环境保护的“千里眼”;水库边,专职巡河员们则根据系统指示,仔细观察着水位水情变化。科技感满满的“陆空一体化”巡查模式,既能实现24小时河湖监控不间断,也让巡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优质的河湖环境不仅能孕育出优美的风景,也为红色历史文化传承提供了载体。走进贝草夼村,沿湖打造的红色长廊和岸旁的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格外引人注目。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一张张斑驳的黑白照片……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有越来越多的人近距离了解环翠大地上那些不朽的英雄事迹。
打好“绿色牌”,助力生态“高颜值”变经济“高产值”。冬日的羊亭河湿地公园,宛如一个大型的调色盘,一处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除了自然景观,公园里还集合了风车、吊桥、旋转木马等各类娱乐打卡项目,让市民游客们能够尽情享受冬日的惬意。
近年来,环翠区依托河湖资源和生态优势,积极拓展“河湖+”、“水网+”经济融合发展产业和项目,打造了轻户外运动基地、农耕文化菱角湾自然学堂、东南乡红色景区、清怡茶园等一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共融共生的水文化融合项目,让“美丽资源”变身“美丽经济”,把生态“好水”变成经济发展“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