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每年都将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局工作重点,列入区政府为民教育实事的规划中,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专家助力、学校行动、社会参与”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运行模式,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推进政务公开与家庭教育深度合作,区域内形成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良好教育生态。
创新载体,搭建指尖沟通“新阵地”。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在家校沟通工作中独特优势和阵地作用,通过班级微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教育行业特点和学校幼儿园管理规律,开展有效宣传工作。针对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政府信息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等平台及时公开,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丰富形式,打造家校沟通“连心桥”。在微信平台推送家校联系方式的基础上,局校两级通过印制“家校联系卡”的形式,将联系电话精准分类,营造教育问题教育办的问题解决氛围。各学校加大“校园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家长驻校日”等活动开展频次,让家长“沉浸式”体验校园生活,感受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满意教育”深刻印象。
优化服务,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将党员“双报到”制度融入网格化管理,形成机关干部、责任督学、校长教师“三级联动”模式,分层分级分区域常态化开展党员走访工作,进一步扩大教育“固定联系人”联系服务范围,让问题收集更全面、问题解决更具体。开展“校社携手访万家 爱育未来助成长”第二轮“一对一、面对面”家访活动,巩固家长、学生教育问题找“老师”,社区生活问题找“固定联系人”意识,今年,4000余名教师实地走访家长6万余户,累计开展100余场社区公益宣讲系列活动,有效提升家校社共建共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