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它是设在家门口的“加油站”,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结果,环翠区9个综合文化站均达到一级以上等级,其中环翠楼街道综合文化站、孙家疃街道综合文化站等7个综合文化站定级为“特级站”。
走进环翠楼街道综合文化站,阵阵歌声在四周回荡,东北村合唱团的队员们正在排练新歌;另一间活动室里,志愿者正带领居民们做“纸上雕花”,随着剪刀咔咔作响,一幅幅精湛的“并蒂牡丹图”逐渐显现。
文化站是建设现代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阵地,也是加强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依托综合文化站,环翠楼街道不仅培育了东北村合唱团、巾帼文化文艺队等 20 余支文艺队伍,还组建了党员先锋志愿队、新就业志愿者、向阳志愿服务队等多支群众性服务队伍,形成了“文化+信用”“文化+志愿”的服务模式。2024年以来,街道已组织各类活动 200余场,受益人群达2万余人次。
对外引进专业力量培育引导,对内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发挥人才带头作用。在靖子龙王庙前,靖海社区居民们正反复打磨队形动作,为来年庙会演出做准备。苗春莲是其中资历最老的队员,她一边通过鼓点变化掌控队伍节奏,一边帮助队员们精抠排练细节。
不远处的育海社区活动室内,精武团队队员们正随着音乐节奏变换招式。在这里可以学到由国家武术一级裁判李廷海老师教授的吴氏太极拳、梅花螳螂拳和六合螳螂拳等多个门类派别的传统武术。据了解,李廷海老师退休后在社区义务教学长达十一年,从吐纳呼吸讲到拳脚刀枪,多样化的教学课程不仅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也真正将传统文化“触角”延伸到基层。
近年来,环翠区不断加强基层文化服务建设,目前已实现各镇街文化站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培育打造“纳凉晚会”“童心向未来”等亲子阅读推广活动、“迎新春大活报”等特色品牌活动,积极引导社会专业力量深入基层,开展公益化、品牌化、特色化的服务,形成开放多元、合作共赢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