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区全面依法治区办关于法治建设的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细化责任,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城市管理提质增效
1.提升环境容貌。一是成立容貌提升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重点督导整治各类容貌秩序问题7700余处。二是法定节假日全员上岗,累计清理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等问题110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卫生死角1260余处。三是积极推进“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4752份并张贴公示牌。
2.加强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工作。印制发放《致环翠区饮食业经营业主的一封信》1500份,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历年各级环保督办案件中涉及油烟扰民的饭店及日常群众举报强烈的餐饮店进行专业检测87次,检测结果均符合排放标准。组织各镇街执法中队定期检查督导重点餐饮店清洗油烟净化设施630余次,清理周边环境卫生570余次,有效减少餐饮油烟扰民问题。
3.开展建筑噪音专项整治工作。制定《2023年环翠区执法局施工噪声问题整治方案》,发放建筑施工噪音相关宣传材料500份。组织各执法中队共摸排出49个辖区内建筑工地,建立工作台账,不定期检查。2023年,对辖区内建筑工地进行检查120余次,对工地夜间超时施工问题立案查处4起,罚款12000元。
4.做好扬尘及乱倒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结合扬尘治理工作联合交警等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执法50余次,发现并整治乱倒垃圾问题80余处。累计立案查处相关违法行为6起,罚款1200元。
5.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制定《违法建设集中治理行动方案》,累计拆除违建122处、拆除面积3.5万余平方米。加强对违法别墅工作力度,按周报送违建别墅工作台账,坚决杜绝新增违建别墅。
6.推动“三线”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实施《2023年环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沿海岸滩垃圾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和《环翠区海岸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联合相关部门每月开展实地检查5次、通报4次,共整改市区反馈问题133个(区级101个,市级32个)。全力开展铁路、环山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环翠区春季防尘网、彩钢瓦、塑料大棚等外部环境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活动方案》,完成省市等重要观摩路线整治10余次,完成市区两级反馈问题54个。
7.综合治理电动自行车。发动3000余名文明引导志愿者,引导游客文明驾驶和规范停放电动自行车。对全区29581辆电动自行车、5700余处住宅小区设置充电端口进行排查。与全区60家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在环海路辅线设置12处停放点,380余个车位。会同区市政园林服务中心在海源公园停车场北侧增设1处临时停放区,约230个车位。累计整理乱停放非机动车7000余辆次,劝导违规乘骑行为800余次,检查租赁电动车商户99家,电动车数量2935辆,取缔无证租赁摊点15处,清理车辆141辆,清理租赁商户占道经营车辆480余辆。
8.加强停车管理和服务工作。累计清理废弃汽车210余辆,拆除私自安装地桩地锁、整治利用反光锥、废旧轮胎等可移动物品占用公共停车位等问题460余处,劝阻车辆乱停放行为6000余人次。多次召开省、市级停车治理工作现场会,均被给予高度肯定。
9.加强户外广告管理。督导完成8900处招牌设施、406处户外广告摸排,并建立排查整治台账。整治各类违规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290余处,清理乱挂条幅及广告32处。鼓励倡导67家新开商铺的门头设置增加英韩文标识,督导46家新设置或超过检测期限的大型户外广告的产权人进行安全检测。
10.专项治理农村大集。建立农村大集管理清单、大集微信群,督导增设道路警示牌10块,完成区级督办民生微实事1件、区级督办农村大集检查发现问题5项20个问题。与交警联合执法5次,印发宣传单1200份。反馈整改集市占道经营33处,规范摊点经营120余个。
11.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对镇街驻地和村庄道路、房前屋后及沟渠、库塘、采摘园、农家乐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制定《环翠区2023年不精致问题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考核结果纳入全区城镇容貌精致化管理考核,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实地督查,下发整改通知123次,整改问题1052个。
12.开展数字城管专项整治行动。牵头制定《环翠区数字城管重点案件攻坚整治工作方案》,共计完成数字城管案件(门头牌匾、私搭乱建)245件,按期结案率100%,无返工案件;协助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完成数字城管案件结案283件,协助各镇街完成数字城管案件283件。
13.实现智慧城管AI视频平台建设。陆续接入大数据视频监管云平台监控350路,配置占道经营、流动商贩、非机动车乱停放三项算法850处,市级派遣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每月减少案卷量300余件,问题整改治理率100%,占道经营从发现到治理时间平均减少30分钟,可查询采集考评部位120个,自动抓拍准确率达90%以上。项目经论证被省大数据局列入第一批“山东省视频智能应用创新试点名单”。今年以来,智能识别系统已实现AI识别事件数量5630件次,结案率达99%。
14.打造特色街区和“地摊经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规范打造和管理15条特色街区、55处季节性惠民摊点、96处早餐摊点、11处早夜市、9处农村大集,制作并公布环翠区4类摊点《分布图》。二是开展错时执法,护航夜间经济。自6月至10月,通过夜间错时执法整改问题3000余处。三是多方联动,规范早夜市管理。建立联合督导检查机制,发现并督导整改早夜市及周边摊点占道经营、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各类问题325个。四是对全区55处1289个季节性惠民摊点加强规范化管理,方便果农自产自销时令蔬果。
(二)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各项制度,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依法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根据环翠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制定我局《法治建设工作计划》,为我局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实施我局《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和公告制度,确保全部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落实我局《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对立案、调查、法制审核等重要环节严格把关,有效规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流程,不断提升我局执法效能。
2.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在政府网站及时更新、公开、公示执法人员清单、执法流程图、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梳理汇总清单(2023年版)、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等行政执法事项。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信息、年度行政执法情况统计表等严格按要求在事后公开栏目中公开,促进行政执法过程阳光化、透明化。
3.全面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我局《音像记录管理办法》,并利用季度培训、周三学习日、全体干部会议等方式开展学习,不断学习强化执法人员全过程记录意识,促进文明规范开展音像记录。各执法中队按规定配齐执法记录仪,建立音像记录设备使用管理台账,定期开展自查整改工作。不断完善执法文字记录制度,制定我局《行政执法文书使用与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案卷评查的标准审核执法文书。
4.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2023年新立案审核62件,完成处罚决定审核54件,结案审核4件,案件审核率100%,并实现网上运行。完成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19次,召开听证会3次。
5.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对于重大疑难问题,组织分管领导、办案人员和律师召开案件专题讨论会,积极寻求法律咨询和专业意见。
(三)维护司法权威,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制度
修订我局《行政应诉管理实施细则》,明确执行“谁主管、谁实施,谁负责、谁办理”的原则,由分管负责人出庭应诉,执法中队承办人员积极参加庭审旁听。2023年我局共应对8起行政诉讼案件,2起行政复议案件,负责人出庭率达100%。建立健全庭审旁听常态化机制,全年组织执法人员观看庭审视频3次,现场旁听13人次。
(四)开展执法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1.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和培训,提升执法队伍依法行政水平。按照年度执法业务培训计划,组织完成4次季度执法业务培训、法律法规考试等,开展执法骨干培训班,共组织5期骨干培训班学习,真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化解矛盾、破解难题。
2.严格落实并完成上级执法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完成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网上专题学习、“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等各类学习活动,在威海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暨法律知识考试,通过率100%。
(五)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1.认真履行普法职责,落实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工作纳入我局总体工作布局,制定并强化落实2023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和责任清单,制定并实施以案释法制度,每月报送普法案例。
2.积极开展社会普法宣传,营造社会学法用法氛围。积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月活动,制定《环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方案》《威海市环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出门即工作、担当抓落实”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组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开展志愿活动6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人数1200余人次。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今年以来,我局在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力量不足,制约了行政执法工作高效开展;二是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现有执法人员配备数量不足、老龄化严重;三是由于镇街其他工作占据中队执法人员大量时间,无法保证学习培训时间和效果,针对执法中的难点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使得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难以提高。
三、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2023年,我局主要负责人坚持把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直接领导我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审查委员会,局党组定期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听取法治工作汇报、开展部署具体法治工作专题会议。依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带头学法普法,制定《2023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提高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能力。累计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10次,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3次,制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培训计划方案》,并抓好落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作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学习内容。全年组织集体学法8次,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严格督导局相关科室、各执法中队高标准开展省级规范化队伍建设工作,以管理制度化、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装备现代化为目标,做好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
(二)开展执法业务培训
制定我局年度执法业务培训计划,坚持以自学为主、集体学习为辅的方式,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培训重点。继续推进执法培训月活动,提升全体执法人员执法业务能力。加大新入人员的执法培训,确保每名新入执法人员全部参加执法证件考试,首次通过率100%。
(三)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规范、不廉洁、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提升队伍公信力和公正廉洁形象。二是加强督导考核。强化执法督查检查和执法考核,将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列入科室、执法中队考核。三是构建长效机制。对发现的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建立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正干部作风问题、提高执法效能的制度体系。
(四)强化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按要求拟定我局普法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局各科室、执法中队普法责任制清单,开展多种形式普法活动。将机关干部学习教育与社会普法宣传紧密结合,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强化常态化法治培训,提升全体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积极履行社会普法责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突出宣传宪法、民法典和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威海市环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