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翠区以“特色学科”建设为抓手,抓特色、提品质、创品牌,拓展素质教育内涵,激发学生潜能,培养特殊人才,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创造力和综合素养,实现个性化发展。现如今,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已成为环翠各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北竹岛小学四季国医教室里,老师手拿玉兰枝,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玉兰作为中药材的属性和药用价值,学生们边听、边看、边触摸,更直观地理解了老师口中的中医药知识。
四季国医课是北竹岛小学的特色课程之一,是学校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项目的主体课程。学校打造了专门的国医教室,开发了国医系列课程,让学生可以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逐步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完课,老师又带领学生们一起做艾条、药草香囊、药草标本,所用到的中药原材料,都是学生在学校的“百草园”内种植的。“百草园”是北竹岛小学配合四季国医课打造的特色中医药实践基地,学生在这里亲手种植中药材,感受的春种、夏护、秋收、冬藏的全过程,让孩子们从小就在耳濡目染、亲身经历和亲手创造的过程中了解、相信、运用中医药文化。
如果说北竹岛小学的特色课程是植根校内的尝试,那么城里中学的“匠心皮艺”课程则是学校课程向校外延伸的一次有益尝试。在城里中学手工教室,学生们化身“小皮匠”,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画板、裁剪、打斩、缝制、打磨等工序,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皮艺制品。
能够让图纸高跟鞋“走进现实”,离不开学校开设的特色劳动课程。近年来,城里中学以传统手工艺课程及威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通过与威海金猴集团达成合作,将劳动课向工业化劳动课方向拓展,探索城市学校劳动课的新路径。从2022年起,城里中学就构建起“1+3四元共育”的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并开发出了配套劳动读本,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环翠区“一校一品”特色发展之路,无论是特色文化的打造,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都为促进学生发展搭建了平台。
特色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舞台,绽放绚丽光彩。环翠区全面启动特色学校创建工程,不断加大教育创新步伐,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策略,如今“一校一品,特色育人”成为环翠教育的一道“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