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是千家万户的共同心愿。2023年,环翠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社区治理精度,全力打造宜业宜居的美好家园。
平坦笔直的沥青路、整齐规划的停车位、智能升级的监控探头、新栽植的应季绿植.....走进竹岛街道红叶谷小区,不仅颜值焕然一新,曾经雨污管道老化堵塞、汽车充电桩不足等问题也都得到“一站式解决”。昔日的老旧小区正焕发新生,实现“逆龄蜕变”。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关乎民生,也是提升城市颜值的重要举措。在孙家疃街道安海社区,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在新建成的启航乐园里游玩。这里不仅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景观更是错落有致,配色清新时尚,儿童友好元素随处可见……
老旧小区改造,是关系群众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更是基层治理中的民生“大事”。近年来,环翠区建立起1649人的固定联系人队伍,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围绕市民新期盼,每年谋划一批为民实事项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23年全区共开展8个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受益群众达5350户;持续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整体摸排镇街和物业企业对健身设施缺失的小区,制定安装计划,共增设健身器材80余套,个性化添置儿童游乐设施,更好惠及各年龄段群体;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从2017年至今,共新建、改造面积400平方米以上的口袋公园92个,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休闲目标。
住宅工程质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因施工现场封闭管理,业主大多对自己的房子“看不见、摸不着”。在中海.金线鼎小区组织的业主开放日活动中,350多户业主亲临现场,零距离感受住宅品质。
围绕着“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这一基点,环翠区全面推广新建住宅工程交付前“先验房后收房”业主开放活动,同时加强施工过程及竣工验收全链条监管,全力提升小区住宅品质,提高群众对住宅工程的质量满意度,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张致富是张村镇水缘金座小区的业主,此前,由于小区所属的项目缺乏相关施工材料导致后续部分单项验收无法通过。区住建局了解情况后,根据现行国家政策,解决了包括水缘金座在内的一系列小区的不动产权证办理难问题。2023年,环翠区扎实推进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化解“办证难”问题项目42个、惠及群众1.4万户。
住得放心,更要住得舒心。环翠区通过打造“全民共建”的物业服务综合管理体系,让社区、物业、居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同时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居民赋予一定的自治积分,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大大缓解了老旧小区物业力量不足的问题。鲸园街道花园社区联合祥云物业公司,将诚信积分与红色物业、公益环保相结合,积分前10名的居民可享受物业费5折优惠;环翠楼街道海城社区号召居民组建“巷里巷亲”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剪、家电维修等服务。这一年,环翠区持续推进“红色物业示范创建”“公共收益专项整治”“美好家园共建”三项行动,突出“党建引领”红色引擎,聚焦 “强基础、聚合力、提效能”协同发力,全面构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党建联建新局面。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居民群众感受到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温馨的物业服务,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这一年,环翠区紧盯住房保障领域突出问题,持续开展“美好家园共建”“物业阳光服务”等行动,推动环翠居住环境实现提“颜”增“质”,让群众真真切切看到新变化、感受新气象、得到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