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新闻发布会

威海市地方标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09/06 12:01:12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浏览次数:

主持人 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阮宝勇: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环翠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是便民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推进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是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提升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关键所在。8月9日,由环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起草的威海市地方标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DB 3710/T193-2023)正式发布,该规范是我省首个指导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地方标准。今天,我们邀请了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董居良同志、副局长韩鸣同志,下面先由董居良同志向大家介绍《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相关情况。

发布人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董居良: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发布会,我代表环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向关心和支持基层政务服务工作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环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定落实各级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政务环境显著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8月9日,环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起草的威海市地方标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DB 3710/T193-2023)正式发布,这也是我省首个指导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定于9月9日正式实施,实施后将为提升全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水平提供科学指引。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有关情况。

一、编制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我市基层政务服务体系,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围绕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方面编制本规范。持续推动优质政务服务向乡镇(街道)延伸,切实解决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缺乏统一标准、事项进驻不全、办理流程不优、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进一步实现便民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

二、亮点内容

一是标准化建设。优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内设格局,将服务窗口与政务公开专区、公共服务专区、网上办事体验区深度融合,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综合体;强化学习培训、考核管理,全面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设立评价器、意见箱、二维码等评价渠道,建立投诉、差评问题闭环处理机制,确保企业、群众“就近好办”。

二是规范化运行。将民政、残联、社保、医保等相关单位纳入便民服务中心进驻部门范围,明确每一个进驻事项的依据、材料、流程、时限等要素,同时要求进驻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统派专职工作人员的方式,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所有进驻人员统一管理、调配、培训、考核,不断优化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三是便利化服务。要求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休闲等待、自助打印、助老助残等便民设施,开放政策查阅、图书阅览等公共文化资源。同时,结合办事群众实际需求,精简申请材料,优化办理流程,对于非工作时段办事需求,提供预约办事服务,对于文化程度较低、完全不了解办事流程的群众,提供代办服务,全方位打造便民服务中心“百姓之家”服务新形象。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主持人 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阮宝勇:

好的,感谢董居良同志的介绍。接下来,请韩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请各位媒体朋友举手示意。

问题一 记者:

《规范》制定的初衷?

发布人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 韩鸣: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地方标准,我们希望通过制定标准,进一步提升服务事项标准化、服务阵地规范化、服务模式便利化,助力优质政务服务向基层镇街延伸。

问题二 记者:

《规范》主要规定了哪些代办服务事项?

发布人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 韩鸣:

我们根据基层政务服务代办场所事权范围,提供政务代办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社会保险服务事项,住房保障服务事项,社会救助服务事项,老龄服务事项,双拥优抚服务事项,残疾人服务事项,人口计生与卫生服务事项,医疗保障服务事项,公安户籍、身份证服务事项,市场准入服务事项等。

问题三 记者:

《规范》发布后,如何保障推广效果?

发布人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 韩鸣:

《规范》发布实施后,环翠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将积极开展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定期组织统一业务培训,确保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全面掌握事项办理要素,熟知政策依据、办理流程和申办材料等,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不定期开展现场督察,确保《规范》顺利落地、落实,逐步在全市推广应用。

主持人 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阮宝勇:

感谢韩鸣同志的解答,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到此结束。各位媒体朋友如果还有其他问题,会后可以与我们联系。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