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服务保障信息>综合服务信息
  • 索引号:11371002MB2858385M/2022-35624
  • 发布单位:威海市环翠区文化和旅游局
  • 内容分类:综合服务信息
  • 成文日期:2022-07-22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环翠区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实施方案

时间:2023/07/06 13:36:16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

为扶持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有效整合城乡公共文化资源,更好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加快我区公共文化服务城乡统筹和均等化发展,现就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以下简称:文化公益创投)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社会活力,有效整合资源,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丰富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能。

(二)基本原则。坚持正确工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激发社会各界投身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优化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推进。

(三)主要目标。以文化公益创投形式,培育出一批高质量覆盖城乡的文化类社会组织,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提供精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满足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公益创投项目资助范围

文化公益创投,主要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整合多方资源,通过文化创意投标、项目运作、第三方评估等,培育和发展公益性文化类社会组织,为其提供资金资助、资源链接、平台支撑、能力建设等支持,促进文化类社会组织规范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其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文化公益创投项目资助范围主要包括:  

1.文化传播。利用现有儒学讲堂等场所,开展经典文化诵读、道德实践、国学教育普及、德音雅乐艺术欣赏等活动。

2.文化保护。开展城乡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红色文化弘扬、民风民俗梳理、文物古迹保护、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民间美术与作品展示、传统戏剧展演等活动。

3.传承创新。盘活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各类文化讲座、阅读推广、城乡特色品牌文化活动,以及其他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二)确认公益创投参与主体

1.区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组织实施文化公益创投活动,各镇街综合文化站负责发动本辖区登记的文化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2.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公益创投活动承办单位。主办单位应当与承办单位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3.承办单位具体负责文化公益创投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实施,对项目进行考察、督导、监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并为获选实施项目的文化类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能力建设支持。

4.承办单位需经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社会公信力高、专业能力强,具备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培训等能力。

5.申报和实施公益项目的主体是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的社会组织(以下统称“实施单位”)。实施单位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无不良记录,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具有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条件。

(三)规范公益创投申报

1.发布公告。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或社区动员等形式,向社会发布公告,征集公益创投项目。

2.申报培训。文旅主管部门会同承办单位对有意向申报项目的社会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指导项目设计与申报。

3.项目设计和申报。申报主体根据城乡居民需求和自身优势资源,对接项目实施地的镇(街道)和村(社区),进行具体项目的创意设计并进行申报。

4.资格审查。根据申报条件要求,主办单位对申报主体资格进行审查。

5.项目初评和优化。组建评审小组,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社会组织申报的项目进行初评,初评入围的项目由承办单位组织优化。

6.项目认定公示。根据年度公益创投资金预算和优化后的项目情况,确定获选项目并向社会公示。

(四)加强公益创投过程管理

1.签订项目合同。申报项目一经立项,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与实施单位需正式签订服务合同。

2.申请资金拨付。获选项目预算经费根据项目周期和评估结果,分期直接拨付至获选项目实施单位。

3.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大力支持、密切配合,推动项目按计划实施。承办单位需及时进行跟踪、指导,确保项目良性运作。

4.效能评估。根据项目进程,分别组织开展中期和结项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如有违反,将依法依规处理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公益创投活动模式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明确责任,确保任务落实。

(二)强化政策支持。按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活动项目试点经验的总结,制定完善与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相关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制度化、法治化水平。

(三)落实经费保障。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活动的财政保障机制,用于引导全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支持各类文化机构、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强化对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开展绩效评价,提升公益项目运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