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威海市环翠区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
威环政办字〔2023〕18号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里口山管理服务中心,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威海市环翠区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7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威海市环翠区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加快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海洋强市、海洋强区建设,促进全区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根据上级相关规划、行动计划及意见,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动力,以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园区载体引航、产业升级引导、科技创新引领、人才强基引育等“四大行动”,全力推动海洋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打造精致、幸福、充满活力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引擎,为海洋强市、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培育亿元企业3家,建设省级以上平台10处,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标志性产品,力争实现产值突破15亿元,平均增长5%以上,成为全省重要的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园区载体引航行动。以产业园区为支撑载体,集聚人才、资金、项目等资源要素,引导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企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打造全省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的新标杆。
1.全力建设远遥浅海科技湾区。重点建设“六个一”,即一场(国家海洋试验场)、一岛(褚岛科技岛)、一港(远遥科技港)、一园(羊亭产业园)、一区(靖子头特种装备服务保障区)、一中心(海洋科创中心),实施科研保障综合体、海洋科技馆二期、科研码头等项目,完善科研、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提升湾区海洋科技和海洋电子信息及智能装备产业承载力。发挥园区载体引航作用,强化应用场景、资金技术等要素向湾区汇聚,重点推进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央企强企落户,带动一批中小企业配套集聚,打造服务链条完善、功能耦合联动的海洋电子信息和海洋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海洋发展局、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筹备委员会,以下各项工作均需各镇街配合,不再一一列出)
2.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重点围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装备等领域建设“顶层牵引、产研联动、统筹发展、兼容共享”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丰富海上试验、对海观测、海洋定标等功能,加快海洋技术装备研制进度和产品化进程,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试验海域及配套基础设施、海洋装备装配调试中心、指挥控制中心与监测站等支撑,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涉海相关单位提供海洋装备标准化检验检测服务、海洋装备测试验证服务、海洋装备调试及维修服务、海试过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与应用服务。(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海洋发展局、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筹备委员会)
(二)实施产业升级引导行动。围绕打造和提升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链发展能级,重点发展海洋通信技术、海洋大数据、海洋遥感、激光通信、智能无人装备、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开发系列化“杀手锏”产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动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升级,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推动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发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支撑带动作用,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产品、海空天关键核心技术、智能装备、海洋通信、海洋大数据、海洋科技服务等产业,打造全国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新样板。到2025年,在海洋遥感与导航、深远海通信、深海传感器、水下观测与探测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成3—5个创新载体。
(1)海洋通信技术产业。加快5G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在核心设备、芯片、器件、模组及终端领域开展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VR/AR、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领域培育一批优势企业,打造海洋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产业集聚区。(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大数据中心、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筹备委员会)
(2)海洋大数据产业。整合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中介、金融等涉海基础数据、行业数据、管理数据等资源,构建集海洋行政管理、海洋环境监测、海洋预报减灾、海洋科技服务、海域海岛监管、海洋经济统计分析、海洋行政许可办理、海洋信息分析应用等于一体的海洋大数据平台,推进海洋大数据平台化、集成化和产业化。(责任单位:区海洋发展局、大数据中心)
(3)海洋遥感产业。依托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发展海洋监测、数字海洋、海洋遥感信息应用等产业,加快推进海洋信息技术装备国产化,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无人系统设计制造—海空天一体化智能海洋资源环境观测网络”产业链。(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筹备委员会)
(4)海洋激光通信产业。依托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围绕卫星互联网、空间激光通信、海洋舰船激光通信、水下激光通信、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多个技术方向,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海洋激光通信装备产业化。(责任单位:区科学技术局、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筹备委员会)
(5)海洋安防产业。依托褚岛科技岛,以海洋预警预报、防灾减灾、海上信息获取、海上应急救援为重点,有效构建海上安全体系和精细化、数字化的立体服务网络,提升海洋安防公共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区海洋发展局、应急管理局、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筹备委员会)
2.推动海洋智能装备产业升级
依托张村、羊亭产业承载区,重点发展海洋智能装备、船舶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到2025年,布局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在海洋智能装备领域形成区域性竞争优势,全面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智能无人装备产业。依托威海创新园海洋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海洋技术装备中心、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等,重点发展海洋监测观测勘测仪器、传感器、水下航行器、水下无人装备、遥感模块、天(空、海、潜)基对海探测和通信装备等产业。(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筹备委员会)
(2)船舶高端装备产业。依托中远海运重工、西港游艇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船舶岸电、船舶压载水处理、豪华游艇、多功能新型水上应急救援设备等产业,建立以设计为先导、接轨国际造船标准、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装备制造业。(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3)海洋机器人产业。围绕海洋应用场景,重点攻克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研发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深海探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加强机器人软件及算法创新,精密器件及关键部件研发平台和测试平台等基础创新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区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4)海水综合利用高端装备产业。依托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双轮股份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推进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建设,开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研究,加快海水淡化专用膜及关键装备和成套设备自主研发,加强海水淡化装置在海岛、渔船、海洋牧场等场景应用,延伸产业链条。(责任单位:区科学技术局、海洋发展局、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筹备委员会)
(三)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通“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创新链条,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全力提升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能级。
1.打造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聚焦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谋划建设产业前沿技术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实验室,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海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依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统筹国内海洋装备创新资源、企业资源,组建山东省海洋技术装备研究院。对接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等,搭建海洋质量标准与计量检测平台。加快推动海洋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设。(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科学技术局、海洋发展局、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筹备委员会)
2.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工程,着力支持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鼓励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以“专精特新”为主线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聚焦企业关键基础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鼓励企业申请核心专利,研发自主品牌和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力争2025年底,新增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领域授权发明专利20件以上。(责任单位:区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3.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等高等学校“区校共建”,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合作一批面向市场应用为主的产学研项目。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指导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领域中小微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新机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速推动转化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打通从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商业模式到产业发展的通道。(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科学技术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四)实施人才强基引育行动。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夯实人才基础为目标,聚焦海洋实体经济,聚力壮大海洋创新人才队伍,大力引育“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和团队,积极打造海洋产业工程师队伍,全面支撑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1.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实施产业领军人才引育计划,紧盯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大力引进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对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发挥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或团队。开展新一轮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人才工程推荐选拔工作,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大力引培青年人才。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实施“优青双百”计划,遴选100名本科生、100名硕士生到环翠区开展实习实训工作。面向全区海洋信息、工程装备技术等领域,定期选拔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技术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在本领域作出较大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建设一批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的人才公寓,满足各类人才的住房需求。(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区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区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指挥部统筹协调作用,统筹推进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重大决策、重点项目的统筹协调以及政策措施的督查落实。严格按照行动计划明确的目标任务,细化措施,强力推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推动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责任单位:区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二)完善政策支持。加大对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理清产业发展的关键流程和关键环节,建立精准化、个性化政策供给机制,重点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模式,积极发挥金融辅导员制度作用,促进银企对接,鼓励投资基金、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构建完善与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责任单位:区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三)强化“双招双引”。制作招商推介手册、楼宇推介手册、园区招商手册,加大对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等特色园区、蓝科大厦等专业楼宇载体的宣传推介。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陕川渝及日韩、欧美等重点区域,借助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上海进博会等高层次活动,加强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精准招商,加大项目储备。配备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落实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服务事项。预发“威海英才卡”助力重点招商项目加快落地、重点骨干企业引进人才,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质效。(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商务局)
(四)严格督导落实。对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等进展情况定期调度,督促推进落实。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加快项目进度,进一步优化项目监管、评估和验收流程,延伸监管链条、加强风险管控。加强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精准打通产业链的堵点、断点,推动产业链大中小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多元发展、集聚发展。(责任单位:区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