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张村镇将牢牢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抢抓机遇,主动应对挑战,牢固树立大抓发展、大抓经济、大抓项目工作导向,坚定不移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全面打开“品质张村·活力新城”建设新局面,努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张村镇将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统筹兼顾、把握关键,聚力以下四个方面攻坚发力。
一、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内生动力
围绕现有优质产业链,坚持“骨干膨胀和双招双引”并重,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园区载体集聚优质项目,加速推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坚持系统观念,多方协调发力,使张村成为高质量发展和吸引各方投资的沃土。集聚产业强劲发展。按照项目集聚化、集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的思路,重点打造铝精深加工产业、碳纤维产业、电商产业三大产业聚集区。深入实施链长制,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重点领域,依托铝精深加工产业园、环翠钓具产业园等园区平台,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文章,力争全年再招引8个新项目。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企业为王、产业为王”理念,优化重点项目服务专班,推广“拿地即开工”模式,继续发扬“店小二”服务精神,全周期保姆式服务项目,无条件无障碍为企业帮办代办手续,推行“标准地”供地,让网上办、指尖办成为张村政务服务的标杆标配,不断刷新项目落地建设速度。服务好19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前中远电气装配生产车间项目、汉鼎碳纤维智能工厂项目等13个项目投产。加大走访频次,通过上门送政策,帮助企业破解发展梗阻,变“企业要我服务”为“我要为企业服务”,通过以诚待商、以信留商、以情暖商,达到以商招商,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营造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支持企业引才留人,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定向推荐一线工人,保障企业生产人力充足。深化招商引资效益。积极参与各类外出招商推介活动,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国企等,全力招引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显示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招引项目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将全镇可利用的存量土地资源、闲置厂房等重新梳理落图,对接好德国卡帕、美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等4个在谈外资项目和河北秦皇岛电池铝箔项目、北京中科院遥感所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及遥感数字产业园等5个内资项目。服务好鑫元铝材、宏信新材料智能版基项目、高性能低成本复合材料研发制造产业园等项目,争取全年实现2亿元内资实物工作量,2000万美元到账外资。壮大骨干企业膨胀。持续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培植力度,挖掘企业潜力,推进实施中远电气装备、汉鼎碳纤维智能工厂等5个重点扩产项目。支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年内培育20家企业获评市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等荣誉称号,新增“小升规”企业8家,形成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善用金融助企发展。搭建更优的政府、银行和企业项目沟通平台,全年开展银企对接会不少于2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不少于12场,工作培训不少于2场;完善更新涉及金融企业风险排查台账和金融领域涉稳重点人员管理台账,积极培育挂牌上市后备企业,提升企业上市服务水平。深植绿色发展观念。坚持发展绿色化、产业生态化,引导制造业以绿色化、高端化为方向,持续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支持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打响钓具产业共享平台品牌,新增市级绿色工厂1家以上,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二、聚焦精致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化水平提升
对镇域规划注重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全领域、全要素、全环节推进精致城市建设,与主城区同标同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建设张村区域。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实施好4大项6小项城建重点工程、11项为民事实工程,对环翠路、珠江街、千山路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绿地进行景观提升改造,提升镇域面貌;加快推进柳沟花园、琅声园、绿能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工程,新建烟墩山路和千山路2条道路,提升镇域承载能力;对九华路与钱塘街交叉路口、长江街与武夷路交叉路口增加交通信号灯,在沈阳路农行卡口安装抓拍电子警察,加强对乱停车管理,解决主要交通干道拥堵问题。化解城市发展难题。主动想实招、出硬招,全力攻坚房证办理、企业破产重组、旧村改造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推进中梁海岳府项目有序复工,保障镇域安定祥和。整合城市发展资源。全力推动后双岛老村滞迁户动迁,成片开发周边土地资源。2023年度计划出让宝威北地块、后双岛老村周边地块等355.63亩工业用地,镇政府西地块、环翠路北地块等68.56亩商住用地,保障镇域充足发展空间。
三、聚焦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着力推进民生服务、社区治理、发展环境等方面有效提升,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扎实保障民生服务。运用网格化管理、吹哨报道全响应等平台,主动发现群众需求,建立社区“微治理”项目清单,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可触可及;围绕热线派单渠道混乱、回退缺少依据、管理回复内容不够规范等12345热线办理过程中的痛点堵点,进一步强化机制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推动热线诉求分派、流转、重办、回退等步骤的系统化、规范化操作,实现12345热线办理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健全完善社区治理。推行“以老带新、新老融合”的社区梯队发展机制,实施社区、合作社党组织“双引擎”发展模式,形成良性互动效应;新打造东塘和华海党群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便利、多样的服务;打造莱海、峰西等3个智慧社区,高质量推进社区治理,全方位提升基层服务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对和兴和怡沁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周边总计约700平方米绿地进行提档升级,打造“怡心议事厅”和“两棵松议事园”,为民主协商、居民自治和参与社区治理搭建平台,共商共议合力解难题,激发社区自治新活力。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打造儿童友好品牌建设行动,助力儿童健康发展;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镇街建设,明确工作措施、时间节点,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推动《环翠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实施方案》落实落地,推动形成支持“青年友好型城区”建设工作合力;建立困难时能老年群体生活照料长效机制,推动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给予老年人更有力的保障。扎实推进建设幼有所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生态人居环境。严格落实河湖湾长、林长工作机制,申报省级美丽河湖;抓好历次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大气污染治理强化攻坚任务,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宜居性迈向更高质量台阶。积极融入“无废城市”建设,全面开展绿色家庭、社区、学校等创建活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向。
四、聚焦安全生产,抗牢发展安全责任
安全是发展的核心基础,全力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驰而不息把好安全生产关,筑牢生产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绷紧思想之弦、抓牢应对之策、压实责任之链,持续压紧压实党政领导、部门管理、行业监督、行为人主体“四方责任”,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链贯通到底、落实到位,构建形成“人人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强化应急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各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消除安全隐患。组织粉尘涉爆、有限空间、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行动,全力保障张村镇各行业平稳发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日”活动、举办第三届张村镇应急救援技术大比武活动等方式,用最完备的防范手段最大程度避免灾害发生,以最有力的减灾举措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筑牢人民防灾减灾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