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嵩山街道将紧盯“向主城区深度看齐”目标定位,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持之以恒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从“项目带动强产业、空间挖潜增效益、精细改造提品质、优化治理促满意”四个方面突破发力,带动辖区经济社会稳步提质、蝶变发展。
一、以项目带动强产业,大抓双招双引、骨干膨胀。针对辖区企业“山少无峰”发展现状,牢固树立“产业为王、企业为王、项目为王”理念,以大项目招引、骨干企业膨胀建链补链、集聚优势。一方面,盘活闲置资源招大引强。多方开拓渠道,盘活闲置厂房资源,吸引合适业态入驻;重点跟踪优质项目洽谈、落地,逐步培植大项目带动效应,构建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嵩山特色产业布局。另一方面,服务骨干膨胀做大做强。制定骨干企业、高新中小企业及重点产业项目“三张清单”,建立班子成员一对一分包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发展需求、解决项目建设制约,创建一批科技引领、转型升级示范案例。
二、以空间挖潜增效益,大抓土地经营、楼宇赋能。立足城区土地资源紧张制约,坚持横向扩面、垂直增效双向发力,强化镇域发展空间保障。一是谋划加快已出让地块开发进度。紧密对接区城投公司,及时确定业态定位及时间节点,推动成熟地块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接续推动低效用地规划整治。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加大地块整体推介、招商力度,形成循环推进、高效衔接开发格局。三是持续提升楼宇经济品质效益。聚焦打造“明星”楼宇,加快推动特色楼宇建设,全产业链资源,打造全市一流供应链商城平台;引导楼宇运营方建立入驻项目营收、税收考核机制,更新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产值效益大的优质项目,进一步提升辖区楼宇亩产效益。
三、以精细改造提品质,大抓城市更新、城乡融合。围绕辖区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配套功能不完善等问题短板,坚持小处着眼、细节入手,以点带面打造宜居宜游精致城区。在前期基础设施打造、环境提升基础上,研究做好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形成社会资本集聚效应、健全“运动+”产业链条;同时,积极争创省级第二批旅游民宿聚集区,持续举办好山地自行车、徒步越野等户外赛事活动,着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乡村旅游格局。
四、以优化治理促满意,大抓诉求呼应、矛盾化解。聚焦群众关心热点、焦点、堵点问题,大力推行社区主导、群众互动、责任前置工作法,把民生工作办到群众心坎上。一是精准呼应群众需求。结合群众满意度、12345热线反映集中问题,谋划实施“民生微实事”并及时宣传反馈,确保群众反映问题有人管、快落实、能知晓,以务实举措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二是精准搭建共治桥梁。进一步优化社区服务半径及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参与式”治理模式,引导社区、物业、业委会、居民等自治力量联席议事、联合互动,让更多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了解政策规定,推动疑难症结由“不满意”向“可理解”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