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服务辖区老年群体,提升老年居民的幸福指数,鲸园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学院以老年群体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运用“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围绕医、养、康、教、乐等需要,针对性开展健康监测、邻里帮扶、文化课堂等多样化服务,满足适老化需求,为老年人绘就幸福美好生活图景。
老有所依 贴心服务浸润日常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鲸园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学院立足社区老年弱势群体的内在需要,开展入户走访活动。社工在走访中依托前期摸排调研情况,围绕65岁以上弱势老年群体,建立日常健康监测台账。切实满足辖区弱势群体的服务需求,进一步打造和谐、幸福鲸园。“大姨,我是小张啊,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啦?我看最近天气挺好的,我带您出去溜达溜达,去社区公园看看怎么样啊?”“大叔,我是小李啊,离您上次理发有一个月啦,最近需不需要再给您安排一下上门理发啊?”……上述的话语,每月都会发生,社工通过电话慰问、“家门口”义诊、解忧"心"服务心理疏导等服务,解决了弱势老年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提升老年居民的满意度与幸福感,助力老年友好社区建设。
老有所为 银龄互助情暖桑榆
为打造“近邻+养老”服务模式,鲸园街道以退休老年积极分子为主体,组成了“红色乐龄”社区社会自组织。组织的成员主动作为、发挥“银发”余热——由低龄老人结对帮扶高龄老人,提供日常看望、代买代购等关爱服务,并结合传统节日将自制美味与祝福送到孤寡、困境老人家中。“红色乐龄”团队成员王大姨表示,自己之前身体不好,有时候遇到事儿了都不知道找谁帮忙,自从加入了“红色乐龄”,大家经常互帮互助,传递了邻里关切,拉近了彼此距离。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种爱心互助的氛围感染着社区内很多老年人,他们纷纷前来咨询,并自愿加入“红色乐龄”老年志愿服务队伍中。“低龄”长者想要有“老有所为”的舞台,高龄长者更追求的是“老有所安”的生活,“我平时都是自己一个人,你们能来看望我陪我说说话,我很开心。”“谢谢你们来看我,也祝你们身体健康。”如今,在鲸园街道,社区里居民家庭内部有纠纷、邻里之间有矛盾,谁家有人生病了,谁家老人生活不方便……无论大事小事,“红色乐龄”团队的志愿者都会迅速赶到,及时给予解决。街道也将继续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
老有所学 智慧生活多“知”多彩
为丰富辖区老年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感,鲸园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学院以社区需求为切入点,为辖区老年群体提供多样化智慧助老服务。智能手机课堂采取办班教学、结对帮学、驻点常学等多种形式,为老年群体讲解智能手机使用、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等,帮助老年人乐享“智慧生活”。“哪位大叔大姨能告诉我,咱们上节课主要讲了哪些知识点?”社工在充分回顾了上节课知识点后,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娓娓道来,刘大叔感慨到:“现在的手机真的是越来越方便了,在家就能交水电费了,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费劲儿去银行排队存钱了!”乐龄手作坊通过手作月饼、艾灸贴等活动寓教于乐,为老年群体搭建自我展示和交流沟通的平台,营造敬老、爱老浓厚氛围,切实提升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
民生如福祉,润物于无声。下一步,鲸园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学院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心用情将民生实事真正办成惠民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