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持续开展市容市貌精细化管理工作
1.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全面督导镇面摸排整治辖区范围内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设施,逐条路段、分门别类制定整治措施。2022年累计整治无主破损、褪色、违规设置等各类不规范户外广告设施89处。排查主次干道两侧公益广告老化、破损、陈旧及宣传标语过时等问题,累计拆除及更换老旧破损公益广告1540余处。
2.开展精致道路创建工作。按照《环翠区精致道路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分管区长亲自调研指挥、局主要领导牵头考察部署、局分管负责人每日督导检查”工作机制,组织各镇街、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召开现场办公会,实地查看问题,明确整治标准及工作重点,现场督导整改34处问题。督导各镇街落实主体责任,整合辖区网格员、志愿者、执法人员等巡查力量,确保15条精致道路均有网格员、志愿者参与日常管理,各镇街累计自查自改问题220余处。针对市精致办预检通报反馈的214处问题,属于我区问题209处,全部完成整改。依据市级考核标准,每日进行实地检查,对整改完成的问题开展“回头看”,避免问题反弹;对新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导相关镇街、部门整改,已累计督导整改问题569处。
3.加强早夜市规范化管理。建立联合督导检查机制,每月牵头组织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环翠分局开展联合检查,督导属地镇街整改超范围经营、乱倒海鲜污水、垃圾、地面油污、营商环境等问题。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检查行动10次,发现并督导属地镇街落实整改问题260余处。疫情防控期间,加强早夜市疫情防控,发放疫情防控明白纸,与各市场管理方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督导各早夜市市场管理方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出入口扫码登记、口罩佩戴提醒、从业人员健康码检查、市场消杀等工作并建立台账。
4.开展不精致问题整治工作。实行“周调度”制度,牵头督导各相关镇街、相关部门对市级第一期不精致问题进行整治。全区43处不精致问题全部整改完成;截止7月,市级转派环翠区航拍129处不精致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存在的问题。流动摊贩、门窗贴字、非机动车乱停放等影响城市整体容貌问题存在反复性,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仍靠突击整治,整治标准不高,一些长期困扰城市容貌管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且整治后多次反弹。
二、违法建设整治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从源头抓好新建违建防控工作。印制了《违法建设 损人害己 全民参与 共同防控》明白纸,组织执法中队在小区内发放,对违法建设的界定、情形、危害及后果对居民进行广泛宣传,切实从源头抓好新建违建防控工作。
二是定期组织做好存量、新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组织各镇街进行摸排,制定整治计划,开展整治工作,每月定期调度进展情况。今年6月,制定了违法建设专项整治方案,组织拆除违建50处17281平方米。2022年累计拆除存量违建91处28494平方米、新建违建5处90平方米。
三是强化考核,加强督导。将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列入每月城镇容貌精致管理考核,通过双向督查、不定期通报考核情况等措施确保违建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存在问题:违法建设防控力度不够,新建违法建设仍时有发生。
三、餐饮业油烟治理工作。一是积极宣传提高餐饮经营者环保意识。印制了《致环翠区饮食业经营业主的一封信》1500份,在区审批局审批窗口放置500份进行宣传,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入店上门发放宣传。二是加强油烟问题的专业检测。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历年各级环保督办案件中涉及油烟扰民的饭店及日常群众举报油烟问题进行专业检测173次,检测结果均符合排放标准。三是严格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餐饮店审管联动机制。我局与区审批局多次研讨,建立了油烟污染防治审管联动机制,出台了《关于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审管联动机制实施意见》,明确了审管联动流程及各自职责。根据区审批局推送的信息进行现场勘查1400余次,对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餐饮店建议审批部门不予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从源头做好餐饮油烟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因饭店异味等原因,群众仍不断举报餐饮油烟问题。
四、数字城管运行工作。现场调节问题处置47件次,完成处理案件547件,按期结案率100%,无返工案件。
五、拆围建绿整治工作。按照《威海市拆围建绿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积极组织各镇街及相关部门共排查拆围建绿问题27处(另有自查新增问题1处,未列入市级上报整治数量),并建立了问题整治工作台账。截止10月,已全部整治完成。
六、冬季清雪工作。一是完善联动协作机制。按照区委、区政府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各清雪职能部门的责任分工,调整细化清雪工作的各项要求,构建了我区城市清雪联动协作工作体系。二是提升城市清雪作业能力、水平。全区清雪相关部门组建了8900余人的清雪队伍,调配清雪机械947台(其中撒布机97台,推雪铲176台,雪滚刷52台,多功能拖拉机47辆,装载机206辆,清运车328辆,吊车2台,抛雪机4台,挖掘机7台,巡查车28辆),准备扫把、铁锨、推雪铲共计13892余把,反光锥1000个,临时围挡1400片,有效保障了我区的清雪工作。三是坚持“绿色清雪”的理念。严格落实融雪剂使用有关技术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市区范围内除部分主次干道、坡道和重要路段的车行道外,支路、人行道和公园广场等其他区域禁用(或少用)融雪剂;进一步细化了融雪剂使用标准,规定了相应级别降雪时融雪剂的撒布方式和使用量。存在的问题:机械清雪作业操作不够规范。在风大雪急、夜间作业期间,存在判断机械设备与路牙石距离上存在着偏差,导致部分路段路沿石、人行道、垃圾箱、护栏等设施损毁;部分门前三包单位及社区清雪工作人员将积雪推到已清完路面,影响清雪效果和质量。在数字城管案件中,此类相关问题达到24件(污雪违规处置19件、中大型清、运雪设备占压人行道2件,不规范使用清雪作业机械3件)。
七、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利用数字村居采集平台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常态化管控,数字村居平台已派遣案件16298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9.76%。开展实地巡查下发通知37次,共整改问题1113个,城乡容貌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迈上新台阶。
八、海岸带沿线环境综合整治。2022年环翠区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项目季度计划表有3类、17项,其中投资建设2项(完成1项,滨海步道木栈道改造工程,四眼楼-海云天大酒店),综合整治6项,执法监察9项,全部按计划完成。 今年以来,共出动人员约4670人次,车辆380余台次,清理垃圾约3668吨,岸线环境持续改善,滨海步道玻璃栈道栈道、观海平台等多处节点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
九、环山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环山路两侧厂区院内乱堆乱放、滞迁区垃圾死角、废品回收等非正规垃圾整治,持续规划实施绿化、硬化等整治提升行动,推进绿化补栽、垃圾清理等各类问题21个,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绿化带广告、贩卖季节性水果流动摊贩等问题40余个,完成市级不精致问题反馈环山路整治7个,有效维护了环山路沿线容貌环境和行车安全。
十、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制定《环翠区春季防尘网、彩钢瓦、塑料大棚等外部环境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活动方案》,通过下发通知和实地督查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市级反馈的49个铁路沿线有关问题的销号,维护了入威通道这一第一印象窗口的良好环境。存在问题:市级反馈的49个铁路沿线有关彩钢瓦、塑料大棚房问题都是以加固为主,拆除难度大。
十一、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推进“三项制度”等行政执法制度,制定《环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将2021年度行政执法情况统计表、山东省行政执法委托协议书、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梳理汇总清单(2022年版)进行公示;严格开展法制检查和考核,对9个中队的行政执法文书管理及音像记录配备、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2次,对发现的问题已督促完成整改;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事项网上运行,截止10月,网上运行行政处罚案件21件,除因系统原因简易程序案件无法网上运行外,网上运行率100%;完善规范执法文书的管理。制定了行政执法文书使用与管理规定(试行),并予以实施。修订并印制《责令改正通知书》、《询问笔录》等各类行政执法文书,回收各中队全部行政执法文书,清点已用、未用、作废文书,建立新的执法文书领取管理台账,旧版印制格式执法文书依规核销、拍照,并发布旧版文书作废公告。
十二、严格审核执法案件工作
1.法制审核情况。截至目前,2022年新立案审核21件,完成处罚决定审核18件,强制执行决定审核5件,结案审核13件,审核退回立案申请5次,决定申请7次,案件审核率100%。完成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5次,召开听证会1次。
2.强制执行情况。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5件,均裁决不予执行;申请政府强制12件,均已批复我局实施强制拆除。
十三、开展执法培训工作。严格落实上级执法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完成了共6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网上专题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月考试、2022年前三季度培训等学习,并将2022年前三季度培训宣传材料上传公众号进行宣传。积极及时指导执法中队规范执法。对中队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规范400余次,解答中队执法问题500余次。
十四、执法队伍和基层中队规范化建设工作。
1.装备规范化。根据《城市管理执法装备配备指导标准(试行)》《关于印发城市管理执法执勤用车标识涂装样式的通知》,参照标准配备各类城市管理执法装备,加强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妥善保管配备的执法装备。
2.工作纪律规范化。组织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取得行政执法资格,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职权范围实施城市管理执法行为,坚决做到秉公执法、廉洁办案,严禁人情案、关系案。
3.管理制度规范化。结合单位实际,对照上级通知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台账管理制度、值班备勤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执法证件管理制度、公务用车管理、监督考核制度、协管人员管理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制度,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4.执法行为规范化。坚持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按照公布的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能,落实责任。坚持“721工作法”,强化系统治理,落实各项惠民便民措施,探索建立行政执法效果跟踪反馈制度,创新城市管理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
十五、便民服务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743件临时占道行政许可事项做好相关审核勘验及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出具现场勘验表200余份。通过政务服务云平台,逐项整理汇总临时占道许可信息共计4300余条,推送至各镇街执法中队,提供周末节假日巡查检查参考,规范临时占道经营秩序。
接受群众现场及电话咨询及回复市长热线共计1500余人次,针对当事人咨询临时占道、门头招牌、大型户外广告等问题,认真为群众答疑解惑,协调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对不符合设置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完成万达广场伊思德酒店门头占用的舆情反馈的书面回复、当面解释沟通及后续处置工作,通过利企便民、化解矛盾纠纷、避免经济损失、规避违规失信行为等工作,为群众办实事50余件。
十六、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疫情发生期间,按照全区疫情防控部署工作要求,及时、有序、有效开展城管领域防疫相关工作。常态化防疫期间,抽调骨干人员参与隔离点防疫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屏障。期间共计保障隔离人员380余人次,每天按照工作流程和制度规范,严格做好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的消杀工作,根据隔离人员需求及时送达药品物品,累计清运生活、污染垃圾1120余包,3500余公斤。
十七、信用体系建设交接及相关协助工作。规范做好信用数据归集、联合奖惩落实、信用产品应用、政务诚信建设等工作,将产生的9条“双公示”信息及时归集至“环翠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并将涉企信用信息录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所有信息做到100%全量不超时。
十八、“互联网+监管”及政务服务事项相关工作。对“山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监管事项清单认领并进行关联,编制检查实施清单,确保监管事项覆盖率达到100%,在省、市、区级考核中不出问题。同时对住建、物业、环卫等相关行政处罚事项合理、依规明确本部门职责,并作为配合部门积极为住建局提供建筑垃圾行政处罚案件信息。
十九、做好国际化语言环境工作。通过日常业务办理中的宣传引导工作,鼓励引导商家业户门头招牌增加英文、韩文标识,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增进城市国际化水平。为做好首届“威海国际周”的城市国际化宣传工作,更好地展现威海国际化城市形象,6月15日组织开展“威海国际周”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创建国际化语言环境倡议书》《沿街门头招牌设置安装明白纸》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为群众答疑解惑300余人次,向商户和市民群众全面宣传创建国际化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营造良好浓厚的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氛围,提升全民配合支持参与意识,不断推动我市我区城市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