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索引号:113710020043609788/2022-35306
  • 发布单位:威海市环翠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 内容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成文日期:2022-07-13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5号委员提案《关于重视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教育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2/07/13 16:03:18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王贵彬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重视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教育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目前我区信息技术产业虽然规模小,但发展态势良好,2021年,我区规上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10家,1-12月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速14.8%。涵盖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大领域,电子信息领域规上、重点企业共9家,实现营业收入20.35亿元,同比增速14.64%;集成电路领域重点企业1家,实现营业收入4553.3万元,同比增速229.8%;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省纳统名录企业21家,软件业务收入1.67亿元,同步增速63.14%。

一、机制赋能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在全市率先出台《环翠区推进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我区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环翠区关于加快工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明确提出壮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多方向发展提供了保障。今年共兑现2021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扶持资金253.08万元。同时,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资金,认真落实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2022年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威政发〔2022〕3号)、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威海市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的通知》(威工信发〔2021〕70号)、《关于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威工信发〔2020〕14号),截至目前,今年争取市级集成电路、软件产业资金44万元。目前,捷讯、天之卫与百盟3家企业的“湾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基于SD-WAN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互联平台”与“百盟校园物联感知系统”等4个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二批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天之卫网安的“天之卫工业互联网蜜场系统V1.0”获批山东省第四批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捷讯、百盟、天之卫网安通过CMMI3级认证;捷讯、友大慧成、艾瑞等7家企业荣获市级潜力新星软件企业。

二、培训赋能

一是搭建平台,借助省级优势资源,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发展意识,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山东省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班》,2021年已组织49家企业59名学员分14期进行脱产学习,提升我区企业发展信息化的意识水平。另一方面由我局牵头,联合SAP创新赋能平台,举办了“数智驱动 敏捷转型”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暨首期环翠区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班,组织魏桥、山花等33家企业参会,打造“数字转型”环翠样板。二是把脉问诊,深入工业互联网应用进企活动,加强企业诊断服务力度,邀请行业内专家团队对我区工业互联网领域重点企业进行应用诊断,组织苏州紫光云科技公司等专业机构开展“一对一”诊断服务,解决工业互联网发展瓶颈,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三是“学典型、促发展”比学赶超活动,分批组织辖区环球、汉鼎渔具、银创微电子等重点企业,到荣成康派斯公司、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等标杆企业考察学习互联网应用场景,学习市内外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优秀经验、做法,了解工业互联网内涵、发展趋势,加快树立工业互联网思维。组织企业参加《2021山东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走访青岛赛轮集团生产智控中心、半钢生产车间以及立体仓库等,感受数字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的重大突破。组织企业参加《数字专员专题培训班》,目前已组织20余名学员进行脱产学习,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

三、产业赋能

着力开展新兴产业“金种子”繁育工作。为加强对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区科技局抢抓新兴产业布局,依托中心城区优势区位,充分放大海裕城国家级孵化器、威海创新园等载体优势,围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等前沿领域不断集聚创新资源,实行“定向引进、定点培养”,持续跟踪保障服务,力促相关领域优质企业项目、高端人才顺利落地发展。截至目前,已储备企业、项目50余个,成功入市级新兴产业“金种子”繁育库企业23家,数量居全市首位,约占全市1/3。

四、人才赋能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产业人才,每年区人社局都开展“金蓝领”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激发技能劳动者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的热情,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的作用,培养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我区积极助力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企业智慧核心,在人才引进政策方面,环翠区目前已有的相关人才引进政策是高校毕业生集聚计划。该政策面向区内所有企业,一是生活津贴,大力引进大学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来我区就业创业。自2020年起,对首次到我区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及教育、卫生机构专业技术岗位全职工作的45周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和毕业3年内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每月5000元和2000元的生活津贴。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享受博士研究生待遇。对毕业3年内在我区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全职工作的全日制本科生,给予每月1000元的生活津贴。涉农领域(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大学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教育系统录用的全职从事教育教学岗位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生,给予每月2000元的工作津贴。工作津贴和生活津贴不重复享受,连续发放3年,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1:1比例共同负担。硕士和本科大学生津贴自2018届毕业生开始发放。通过我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的博士毕业生,享受与上述博士研究生的同等待遇,由区财政负担。二是住房补贴,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引进的或创办企业的博士、硕士、“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生,还可享受以下待遇:连续工作满3年的,从第4年起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200元、800元、500元的住房补贴,连续发放3年。三是购房补贴,连续工作5年内,在市区范围内购买首套住房的,还可分别申请12万元、8万元、5万元的购房补贴。住房补贴和购房补贴不重复享受。来我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还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创业补贴、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场地租赁补贴和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全额贴息等创业扶持,并免费提供创业导师培训。此外,今年计划对原有的政策进行修订,主要是将生活津贴的学历范围扩大到专科,年龄范围扩大到35周岁以下。并增加实习补贴和返乡留威补贴等。目前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中。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欢迎您继续关注、支持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为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