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萍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健全服务体系”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环翠区历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区域稳步推进常规课堂及系列活动的同时,加强区域内各学校心理教师专业团队的打造,注重家校区协同育人中家庭、社区建设,打造优质的区域教育生态,形成系列化、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具有环翠特质的发展范式。
一、强引领,让心理教师团队走向专业
(一)文件引领。颁布了《环翠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
见》,吹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区推广实施的号角;两次修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立足积极心理学视野,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二)专家引领。区教体局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前后聘任了两届共50名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指导教师,对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规划和指导,开展经常性、全天候的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电话向家长公开,使环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更科学更专业。
(三)项目引领。2014年,区教体局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心桥工程”( 2014年以前,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承担部分费用,教师积极性高,全区取得心理咨询资质的教师已达134名),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区所有班主任、后备干部、新上岗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能力。参训青年教师达1200余人。目前,取得国家三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资质的骨干教师达900余人,约占教师总数的1/3。17年,区教体局把心理健康纳入“环翠教育基因”工程,心理健康作为环翠教育的特色和背景,已经由过去的“点缀品”变成现在的“必需品”。
(四)科研引领。分学段设立研究专题,小学围绕“守护童年,健康成长”进行研究,普及儿童防性侵知识,提高家长和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求助意识,并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自救和求助的方法。初中围绕“感悟成长,拥抱青春”进行研究,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十三五”期间申报市级规划课题“区域性推进中小学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设立实验校,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更深入。
二、重延伸,让家校社育人走向协同
坚守学校教育的同时,环翠区教体局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牢牢把握住家庭、社区这两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石,坚定地走家校社协同育人之路。
(一)家校互动,提升家庭教育实效
成立“环翠家长学校”。在成功承办了中央教科所第三届家校合作高级研修班、被教育部关工委列为全国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的基础上,环翠区教体局成立了“环翠家长学校”。学校以“用心关爱每位学生,真诚关注每个家庭”为宗旨,坚持普及性、公益性原则,以全体在校生家长为服务对象,以解决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为中心,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成功教育经验,帮助家长释疑解惑,逐步提升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区域家长学校开展活动期间各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同步实现家庭教育师资培训,进而对学校家长进行校本培训。自14年成立五大教育协作区以来,我们倡导协作区一体化发展,以协作区为单位,将每月一次的家长讲堂安排在农村学校,让农村学校的家庭教育得到更多的关注。内容上突出家校合作、衔接教育和青春期教育。
设立线上家庭教育工作室。依托山东省家庭教育平台,设立线上家庭教育工作室,同步在每所学校遴选家庭教育种子教师,作为工作室的成员。对种子教师的培养,一方面采取远程方式研修学习,另一方面利用每月一次的区家长学校活动跟岗见习。通过任务驱动,确保每一粒家庭教育的种子生根发芽,即每位老师完成规定数量的课程研修,每人上一堂校级家庭教育课,每人选择一个问题家庭“一对一”跟踪辅导。
(二)社区社会服务,打造志愿团队品牌
充实专业团队。环翠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志愿服务团队,是2020年应疫情而生的一支专业心理应急团队,是威海市首批教师志愿品牌团队。原有50名成员,是从全区中小学近千名具有心理健康咨询资质的教师中遴选出来的,是全区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中的佼佼者。2022年新纳入23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力量不断充实状大。
锁定服务对象。根据今年疫情的特殊性,环翠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团队的咨询服务对象主要锁定区域内全体中小学校师生家长。一是因受到疫情影响需要居家开展线上学习的师生;二是因受到疫情影响需要居家隔离的师生、家长;三是因受到疫情影响需要集中隔离的师生、家长。
全力为隔离人员心理疏导。对日常在筛查中发现的存在心理问题或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按照“一人一策”要求进行关爱帮扶,建立区、校、班三级台账。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安排班主任、 专兼职心理心理老师等专人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到动态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上报、措施第一时间到位、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对因疫情防护需要被隔离的学生,由学校分管领导为组长,心理健康教师为专业引领人,组建学校心理咨询志愿团队,定期辅导。一是组长保持与隔离点工作人员(或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每日对孩子的情绪和学习生活情况进行统计记录,有特殊情况及时反馈;二是落实志愿团队队员分工负责制。将隔离人员具体分工给志愿团队队员,每人负责3-5名,责任到人,每日一对一服务,建档跟进,确保学生心理状态平稳。截至目前,区域和学校都通过全面摸排建立了特需生关爱台帐,重点帮扶人员达533名(居家学习462人,集中隔离71人),一人一档,每日跟进,发现问题,即时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开展广场公益活动。2013年始,环翠区教体局启动了“家校携手和谐心灵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暨心理健康广场咨询活动大型公益活动,骨干教师一对一解答家长家庭教育问题,提升区域家庭教育水准。目前,环翠教育专场公益活动已成为威海市家庭教育暨心理健康广场咨询活动大型公益活动中最闪亮的名片。
开展家庭教育进校园活动。针对区域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不足或精力有限的现状,志愿团队将服务的对象扩大到区域内的每所学校,定期走进学校,通过专题讲座或面对面咨询,为辖区内的中小学家长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实际问题。
开放畅通67条心理热线。全区推出中小学67条心理热线,24小时全线畅通。组建“五大协作区心理健康工作组”,由各协作区中心校心理健康分管领导组成,每日对所辖区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情况特别是心理热线的畅通进行动态管理。成立了“24小时心理热线跟进小组”,设组长一名,骨干成员5名,不定时抽查全区67条中小学心理热线畅通情况,发现问题,立马解决,以确保心理热线能随时为区域内学生、家长心理服务。截至目前,已接访热线60余人次,为求助人员提供了专业真诚的帮助。
纳入年终考核。将家庭教育作为教体局工作重点,列入区政府为民教育实事的规划中,并纳入教育综合督导考核范畴中,设立“教育生态”专项奖,以奖励性加分的方式,细化家庭教育考核指标,量化考核内容,强化工作实效。
三、夯根基,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环翠区
关注每一个学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依托主题研讨和赛课,深耕课堂,努力提高心理课堂实效,使每一节心理课都能成为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现状,预防或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激发学生心理潜能的契机。每学年16课时班级心理活动课,按计划有序开展;每学年按时间、学段和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开展“衔接教育、青春期教育、升学教育”等系列专题教育。对个体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的不同程度利用学校专兼职心理老师或区专家团队进行个别辅导。在全体中小学开展心理普查活动,筛查出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特殊学生档案,采取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全程关注学生的变化,确保每一个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加强学科融合与渗透。开展了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心理学科深度教学研讨活动。分别从道德与法治、心理学科两个学科的学科性质出发,采取同课异构、实地讲课的形式,带领老师对深度教学进行了深度解读。鼓励所有学科教师都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因素,找准切入点,创设良好的课堂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间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目的;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关注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在威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中获得较好的成绩,一等奖数居前列。
开发区本课程。启动区本“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建设”研究,致力于区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聚焦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强化机制保障,实施家校协同育人,开发了九年一贯区本《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试行)》,使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由碎片化走向集约化,由分散用力走向共同发展。以2019年为例,在威海市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优质课评选中,环翠区中小学5名参赛选手,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成绩喜人;2021年小学2位参赛选手分获一等奖第一名和第三名。
开发主题微课。区域层体面借助区心理骨干团队资源优势,开发游戏、励志、科普、放松、运动、心理调适等系列课程资源,推出6大类128个心理课程资源,为区域各中小学提供可选择的丰富资源库,引导各学校面向全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赋能劳动实践与艺体教育,让孩子在动手实操中减轻压力,愉悦心情,提升能力。学校层面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等分别从教师、学生、家长不同层面开展分类指导。各学校通过推送图文并茂的推文、微课或线上特色活动让心育不处不在。
开展系列心理主题活动。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每年的5月心理健康月活动、年度心理健康筛查等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有针对性的个辅、团辅、角色扮演、情景剧、沙盘等专业教育方式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四、看实效,从区域探索到环翠范式
(一)形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课程建设的环翠路径
实施“区域引领,顶层架构-体系建构,课程开发-完善机制,多元保障”建设策略,形成自上而下整体架构与自下而上自主实施、融合推进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实施路径。
(二)开发了九年一贯区本《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试行)》
课程凸显两大特点:一是多元整合。将传统的家庭教育内容与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国家课程内容和区域素质教育“四项行动”有机整合,整体架构家庭教育课程。二是中小衔接。基于九年一贯,设置“适应教育-认知与学习-品质与能力-人际交往”四大模块,架构环翠区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框架,按年级从主题、设置依据、课程融合、实施与评价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课程内涵。课程按年级每学年设置4个主题,小学共设20个学时,初中设置16学时。以适应教育为例,将《家有小学生》《家有初中生》作为开学第一课,以习惯和品格教育为基,以学会交往和学习为翼,引领家长科学陪伴,夯实根基。
(三)培育了环翠特色、品牌团队
一是培育了具有国家三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资质的900多人的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团队,使36所中小学除新入职教师外,所有班主任均具有心理方面专业素养,心育能力已成为环翠教师的重要基因之一;二是组建由“专职家庭教育教研员+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34名家庭教育指导种子教师+21名山东省万名乡村家庭教育指导种子教师+928名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强大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为家校共育提供专业支撑;三是打造了全方位服务家校社的教师志愿服务团队,2021年获威海市教师志愿团队品牌团队称号。
十多年心理健康教育摸索,环翠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走在了全市乃至全国的前列。实验小学获得首届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实验中学、七中和锦华小学获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环翠家长学校”荣获山东省家庭教育县域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实验中学和古寨小学分别荣获山东省家庭教育初中和小学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在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育人模式与学生素养提升高峰论坛及第二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年会”上,实验小学作为唯一的一所小学代表,向全国传授环翠心理健康教育经验。2020年,云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影子培训团队分别走进威海市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环翠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经验得到高度赞誉。2021年,环翠区中小学家庭教育优质课均获得威海市一等奖。在威海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研讨会上环翠区教体局、国际中学羊亭校区做了经验交流。
联 系 人:李娜 联系电话:5283597
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2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