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环翠区9个镇街立足属地责任,强化使命担当,在有效发布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和举措,深入宣传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打通与上级媒体互动交流的渠道,将鲜活的基层防疫典型、线索及时上报。据不完全统计,各镇街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累计发布原创稿件及防疫信息1000多条,向上级媒体报送新闻线索280多条。
作为全区最早开通视频号的镇街,羊亭镇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晚上开会定选题,白天忙碌拍片子,策划、拍摄、文案、配音、剪辑……镇文化站6名工作人员各有分工。他们加班加点拍摄制作的《静待花开 相遇羊亭》短视频,引发广泛共鸣和一致好评,播放量近6万,转发量超过2500。短视频《天冷?阳光太刺眼?“大白”有妙招》播放量超过30万。
孙家疃街道的5人宣传队伍全部由“90后”组成。疫情期间,他们既冲在防控一线,又不忘自己的老本行——创作《致敬》短片,向一线防疫人员表达敬意;组织年轻干部创作了《我的抗“疫”日记》VLOG,自编自演《防疫拍手歌》等视频,传递满满的正能量;在开始分区精准管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又制作了《你是落在我生命中的一束光》等短片。
疫情防控期间,各镇街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发展态势,深入挖掘基层防疫工作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同时积极配合上级媒体,提供了大量优秀线索和新闻素材。
鲸园街道成立了涵盖16个社区以及街道层面的17支一线采访小分队,全方位宣传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及成效。嵩山街道的宣传队伍更为庞大,除了街道宣传组4人,还包括村级宣传工作人员27人,深入挖掘、宣传抗疫一线的先进典型。环翠楼街道制定了“战时”报道机制,紧跟上级部署,紧贴战“疫”节奏,权威发声、及时发声。温泉镇宣传组创作的《像光一样,带着所有人朝前走—--温泉镇抗疫纪实》《战“疫”72小时:每一个“我们”,都值得被点赞》等13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客户端、齐鲁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与此同时,9个镇街各显神通,拿出了防疫宣传“十八般武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宣传影”,时刻听到“宣传声”。170多条接地气的防疫宣传标语横幅挂满了桥头镇52个村居及镇域醒目位置。镇IP应急广播也响起来,每天上下午两次播放“方言版疫情温馨提示”、疫情最新信息和注意事项等。
疫情期间,许多新鲜感人的新闻都源于基层一线,这背后离不开各镇街通讯员们的坚守与付出。张村镇通讯员孙鹏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摄影能手,她每天起早贪黑,忙起来就像“拼命三娘”一样,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先后被省委组织部“灯塔—党建在线”和市、区多家媒体采用,广泛点赞转发。
竹岛街道通讯员刘元帅则是“拼命三郎”,他每天与分管领导协调沟通拍摄重点,利用《今日竹岛》微信公众号、微博发布疫情防控知识、政策,并发动专业志愿者用手机记录感人的瞬间和故事,他们拍摄的20多个短视频被市、区两级官方抖音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