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国民党军进攻威海期间,威海群众为躲避敌人的拦截,运送伤员,在里口山的荒山野岭中生生“耪”出一条生命线,被称作“十八里担架道”。为了让红色印迹永不磨灭,环翠区积极发动各方力量,挖掘抢救相关历史资料,于2020年11月,打造建立了十八里担架道红色展馆,系统展示战争年代的军民鱼水情。
“十八里担架道”红色展馆坐落在张村镇姜家疃村,位于十八里担架道运送伤员的路线经过处。“担架道”的前身是近代村民进城赶集的小路。1947年国民党军进攻威海期间,这些原本的赶集小路,被英勇的群众充分挖掘利用,闯出了一条敌人打不垮的生命线。
这是一条威海人民用担架架起的救援通道,生动诠释了军民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勠力同心保家御敌的深厚情谊。为留存这段路和这段红色的历史,环翠区结合里口山近郊休闲样板片区建设,发挥姜家疃村资源禀赋的优势,将“十八里担架道”红色展馆精心打造成集红色展厅、培训基地、研学场所为一体的教育阵地,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进取、全心为民。
近日,威海市第三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名录公布,十八里担架道展馆被收录其间。加上被收入首批名录的威海卫公立第一中学党小组展馆、威海市革命烈士陵园、北墩前村烈士墓及红色记忆村史馆、桥头镇东洛后革命烈士纪念塔、第二批的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现在,环翠区范围内共有六处被正式“认证”的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