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媒体看环翠

四季养生有讲究 春夏秋冬各不同

作者:梁琦 时间:2021/12/07 08:39:12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天地万物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随着季节变换,每个季节的养生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四季养生的方法。

春“生”

1、重养肝:中医学认为,肝脏在五行中对应“木”,春季为草木繁茂的季节,故春季主肝。应多吃枸杞、菠菜、鸡肝等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养肝的同时一定不要让肝火偏旺,可吃些清肝火的食物,比如马兰头、荠菜、香椿、马齿苋等野菜。

2、远离过敏原:春季万物生发,轻者会出现眼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严重者可诱发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等过敏病症。易敏感人群要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远离过敏原,在家要勤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

3、晚睡早起:养肝重在睡眠,一般睡眠差、熬夜的人大多双目赤红,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长期如此,肝脏极易受损,故春季应“晚睡早起”。

夏“长”

1、重睡眠:中医认为夏属火,通心,人易烦躁不安、胸闷气短,所以夏天养心很重要。养心首先得睡好,夏季昼长夜短,晚上睡眠相对不足,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用午觉来补,可以保护心脏,预防心血管疾病。午睡时间不宜太长,半个小时左右为宜。

2、冬病夏治: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盛的日子,阳盛则腠理开,气血运行旺盛,此时用中药贴于相应穴位上,使药物通过经络作用,到达病所,能发挥最佳药理作用,可治疗一些由于寒冷引起的疾病,如哮喘、感冒、过敏性鼻炎、虚寒性的胃痛甚至是冻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