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新闻发布会

“十三五”期间环翠区海洋强区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0/12/29 15:44:36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浏览次数:

主持人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阮宝勇: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十三五”期间环翠区海洋强区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建设海洋强区是我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强国战略思想和“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海洋强省、海洋强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环翠区立足海洋禀赋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奋力向海图强,开创经略海洋新局面。今天我们邀请到环翠区海洋发展局刘瑞宾局长,向大家介绍“十三五”期间海洋强区建设发展情况。

首先,请环翠区海洋发展局局长刘瑞宾同志介绍一下“十三五”期间环翠区海洋强区发展成就。

发布人 区海洋发展局局长刘瑞宾: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战略空间。环翠区有43公里的蓝色海岸线,500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海洋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十三五”期间,环翠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海洋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思路,以经略海洋为统领,积极探索海洋发展新路径,加快推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全力建设海洋强区,描绘海洋经济“新蓝图”。

(一)海洋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我区海洋经济运行状况良好,顺利完成规划任务。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立了区委海洋发展委员会,整合多部门涉海职能新组建了海洋发展局,出台了海洋发展委员会工作规则、工作细则,制定了《威海市环翠区海洋强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和《全区海洋产业攻坚突破行动方案》,明确海洋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实施了总投资60亿元32个海洋强区项目(由2018年15个项目扩增至32个),海水淡化装置关键用泵研发及产业化等24个项目投产或投入使用。从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看,一、二、三层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33:52:15,调整为2020年的15.7∶22.7∶61.6,总体结构更加合理,2019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90亿元,2015-2019年,我区海洋经济年均增速为8.5%,是拉动全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海洋产业全面布局发力。初步形成了以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滨海旅游、涉海服务为重点的海洋产业体系。海洋高端装备方面,环球渔具被认定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双轮股份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西港游艇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中远造船自主研发的船用压载水专有技术已达到国内第一,全区充气艇、铝合金艇出口量全国第一,渔具年产量近2000万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及医药方面,威高骨科、人生药业、宇王集团等一大批企业,瞄准国际生物医药技术前沿,从“海洋生物骨材料”到“岩藻聚糖硫酸酯”,从“鱼鳞胶原蛋白”到“南极磷虾小分子肽”产业科技研究开发成果丰硕;宇王集团、浦源食品等企业“宇王”品牌、“浦源”品牌、“威北”品牌等3个品牌成功入围“中国农业品牌公共服务平台水产品推荐品牌”。海洋渔业方面,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8家;建成国家级花鲈原种场1家、国家级牙鲆原种场1家、山东省海上粮仓遗传育种中心1处。海洋文旅方面,规划打造了里口山滨海文旅休闲度假基地、孙家疃滨海油画特色小镇2个海洋文旅板块;建成威海首个海洋文化主题的华夏神游海洋文化馆、威海首个海洋文化主题的齐鲁蓝海御华大饭店,成功举办了半月湾国际沙滩音乐节、国际铁人三项赛事,做活海洋+文章,叫响“沙滩音乐节”和“中国海鲜·享威海”的融合品牌,不断提升海洋产业发展内涵。涉海服务方面,成立全省首家服务于海洋经济的蓝海银行,提升金融服务业对海洋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与威海农商行签订了“经略海洋”合作协议,为102户养殖户渔船提供贷款4.02亿元;鼓励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威高骨科被认定为威海市重点培育的国际自主品牌、双创人被认定为市级跨境电商聚集区、威韩购被认定为省级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

(三)海洋科技支撑不断增强。创建省级以上涉海科技创新平台43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38个,建立了省级海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5处。全国唯一的浅海综合试验场落户我区褚岛;启动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建设“一场六基地”,打造海洋科技新“硅谷”;坚持“引进来+走出去”联合引才模式,通过市级“英创会”“海洽会”以及“高层次人才环翠行”“乌克兰专家环翠行”等特色引才活动,围绕海洋重点领域广纳人才,双轮、怡和、印刷机3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怡和、博宇2个项目入选“威海市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银通新材料入选全市首批海洋产业人才支持计划。引导涉海企业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20多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引进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通过自主研发和联合创新等形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了一批重大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引进了哈工大海洋智能装备中心、山东大学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姚建铨院士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威海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海洋无人装备与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签约入驻,涉海科研机构较少的短板得到有效补强。

(四)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以海岸带修复整治、人工鱼礁、增殖放流、保护区建设、养殖海域整顿等为抓手,规范海洋开发秩序,海洋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出台《环翠区湾长制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岸段负责制和区、镇、村三级湾长巡查制;开展“中国渔政亮剑”、“海盾”、“碧海”等专项执法行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开展违规渔具渔法清理整治行动、海洋渔船规范管理执法行动,针对性开展“护渔”及春秋渔汛管理;完善风暴潮、海冰、溢油、绿潮、赤潮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目前,全区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63%,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连续保持100%。实施了黑水洋、葡萄滩海岸带修复整治工程,修复岸线680米;“十三五”期间,持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年均投放日本对虾、许氏平鮋、黑鲷、牙鲆、黄盖鲽等优质苗种4000万单位;建成国家级靖子湾花鲈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处、省级太平洋鲱鱼、短蛸、石鲽等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处,保护区面积达到10万余亩;加快市区近岸传统养殖海域清理整顿,累计拆除筏架15000多亩,网箱500个。

总的来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得以转变,海洋资源高效利用,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明显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海洋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乘风破浪,向海图强,促使海洋强区建设更上一层楼。

我就先把情况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阮宝勇:

因时间关系,发布会就到这,如果有问题可以会后采访。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环翠区将坚持创新赋能,加快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推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靓”的美丽海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碧海蓝天、碧波万顷、洁净沙滩。乘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东风,环翠区将继续劈波斩浪、向海图强,必将为海洋强区建设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