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阮宝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参加环翠区政府新闻发布会。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攻坚突破,勇争一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站在“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起锚扬帆这样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为进一步做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近期将举办“‘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规划“十四五”发展蓝图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蓝区服务中心主任吕进柏同志,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郑博同志,介绍我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吕进柏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人 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蓝区服务中心主任 吕进柏:
“十三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国际环境急剧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三大攻坚战进入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形势下,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不断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首善之区建设全新局面,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85亿元左右,年均增长6.1%左右;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左右。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19年末,我区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1:32.1:59.8,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位列全市首位。
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打造了威海创新园,形成了“1处综合服务中心+N处专业分中心”的全域创新发展格局,核准入驻企业190家;出台了“英才汇翠”计划、推进科技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扶持政策,环翠区科技创新孵化器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双创人众创空间获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获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70人,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10个,新培植高新技术企业7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44家,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75.25%;深化校地合作,与哈工大(威海)、山东大学(威海)等知名高校建立了常态化合作关系,年均签订校地人才合作协议30项以上;成立了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首都高校科技信息联盟威海技术转移中心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机构,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获批全市首批创新创业共同体,成功获批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全省首批双创区域示范基地。
三、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成功创建市级高端产业园区,重点培育了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三角轮胎、山花地毯列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国家级试点;大力推进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新培植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6家,培育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10家、瞪羚企业6家,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总数达到113家,成功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11家,其中市级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占全市77%;统筹推进现代商贸、全域旅游、文化创意、医养健康等产业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华夏城景区创建5A级景区,中国油画小镇知名度不断提升,圆满完成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验收,获评山东省购物旅游示范城市、文化消费示范区、现代化服务业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深入推进经略海洋战略,实施了海洋强区建设三年行动,全力打造了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8家、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2处,获批省级海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5处。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扎实推进“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开展了以联系服务企业、项目、人才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服”活动,创新建立了项目手续全程代办、“1+1+N”服务专班等机制,探索形成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成功经验,“一窗式”政务服务标准化、村(社区)便民服务示范点、张村镇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政务服务标准化3个省级试点全部通过验收,累计为企业、项目、人才解决各类困难问题2000多件,提供代办服务600余项;截至2019年末,累计兑现各类扶持资金3.2亿元以上,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成立了区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环晟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了全市首支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三角轮胎、家家悦集团、威海市商业银行成功上市。社会信用、国企国资、农业农村、医养健康、基础教育等重点领域改革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入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度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格局;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累计新增境外投资项目53个;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活动500余家次,引进外资过千万美元产业项目44个、内资过亿元产业项目42个。
五、城市品质显著改善。致力于精致城市建设,所有镇街的水、暖、气、污水全部并入城市主管网,里口山风景自然公园与周边镇街实现一体化贯通,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全区的“数字村居”综合管理平台,在全市率先建成城管信息指挥中心,创新推行“街长制”管理模式,打造了戚谷疃等60个精致社区创建示范社区,东北村社区等18个小区入选威海市“红色引擎示范点”创建项目;27.4公里滨海步道全部贯通,全区公园、游园总数达到325个;栖霞街、属相街等5处特色街区全面铺开,其中新威附路、北山街、半月湾特色街区完成改造;截至2019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6.8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92.97%。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了里口山近郊休闲样板片区、轻户外运动小镇等6大样板片区建设,羊亭镇和张村镇王家疃村、羊亭镇贝草夼村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27个。大力保护生态环境,扎实推进“四增四减”三年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湾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空气质量连续五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控河流均达到水功能区检测年均值标准要求,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100%。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深度推广垃圾分类“环翠模式”,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中德生态示范城市。
六、民生福祉持续提升。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四项行动”,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区学前教育普惠率提升至93.3%,图书馆式学校覆盖率达到100%,入选全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深入推进文化建设,累计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6000余场,获评全省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县(市、区)、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区,入选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并在2020 “新时代乡村阅读季”之“我爱阅读100天”活动中获“全国百强”。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直接扶持5500多人创业,新增城镇就业超过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3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4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扎实做好医养服务,组建了环翠医院集团,建成10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7处社区食堂、6处农村老年餐桌,鲸园街道荣获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全区获评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入选全省首批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单位。全面推行“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模式,入选全省“智慧调解”系统试点区、全省集约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试点区、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实验区,孙家疃边防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平安环翠”建设卓有成效。
此外,扎实推进了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七五”普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监管、物价管理、妇女儿童、侨务、对台、广播电视、民族宗教、退役军人保障、双拥共建、对口支援、东西部扶贫协作、档案史志、人口计生、动物防疫、慢性病防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人民战争、金融风险防控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总的来看,“十三五”期间,全区众志成城,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获得的经验弥足珍贵,为进一步实现经济社会健康、高质量发展,打好实现基本现代化新历史目标的开局之役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面向新发展阶段,我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 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实施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在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全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首善之区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阮宝勇:
谢谢吕进柏同志的发布。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提问的记者先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提问尽量简明扼要。
记者: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请问,我区“十三五”时期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发布人:“十三五”时期,我区项目建设成果丰硕,累计新建区级重点项目340项,总投资846.52亿元,242个项目投产投用,平均投产比例为71.2%。其中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投产投用,不仅拉动了区域经济增长,而且促进了行业提档升级。比如,新北洋自助智能零售终端设备研发项目为中国智慧零售、无人超市等新兴市场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是我国北方首个水处理及膜技术产业园,必将带动区域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壮大;《华夏传奇》实景演出项目开创了国内绿色环保、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实景演艺先河。
项目服务机制不断健全。对重点项目实行“闭环管理”,从招商洽谈、签约落地到竣工投产,全程跟踪、全程参与、全程服务;创新推出了“1+1+N”手续全程代办、“拿地即开工”等模式,在手续办理方面跑出了环翠速度,树立了环翠标杆。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手续全程代办,创2019年度全国万达地产项目审批时间最短、开工、投产速度最快的纪录;宝威科技智能工厂项目从备案到施工许可仅用10个工作日,刷新了全市产业类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纪录。
项目后备力量不断充实。五年来我区聚焦重点园区、优势产业,以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为主线,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窗口招商、委托招商,双招双引成果显著,引进落地了复星法国地中海俱乐部、富力城市综合体、中节能环保产业园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项目。目前,全区累计立项在建或即将建设项目321个,总投资1033亿元,重点项目体量和规模逐年增加,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涌现,建设后劲十足,区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主持人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阮宝勇: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如果还有问题可以会后采访。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来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也希望各家媒体统筹谋划、精心安排好系列发布会的宣传报道,充分展现“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亮点!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