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审计公开>审计工作报告
  • 索引号:113710020043609008/2020-29321
  • 发布单位:威海市环翠区审计局
  • 内容分类:审计工作报告
  • 成文日期:2020-11-18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关于2019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时间:2020/11/18 10:24:38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审计局 浏览次数:

关于2019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区审计局副局长 王浩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19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法律法规,按照区委区政府、市审计局部署,区审计局对2019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执行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区人大财经委审查意见,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持续加大审计力度和深度,积极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一是围绕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对区财政局组织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二是围绕促进规范预算管理,对区级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全覆盖数据分析和疑点核查,对12个一级预算单位实施现场核查,对4个预算单位进行全面审计;三是围绕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对推进“一次办好”和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四是围绕促进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审计。

一、区级预算管理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2019年,区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强化政策资金扶持,推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提升民生保障能力,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制定区级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区级预算执行结果表明,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84102万元、总支出469262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4840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357490万元、总支出326687万元、年终结余3080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总收入8万元、总支出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8980万元、支出19235万元、滚存结余1326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决算编制及执行方面

1.预决算编制不够准确。一是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界限不清晰,表现为不同预算单位对同类支出的划分标准不一致,同一预算单位的同项支出预决算填列不一致。二是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编制不准确,少报其他财政存款483万元。

2.部分项目预算刚性约束不足。抽查区直部门81个项目,因项目取消未实施、测算不准确等原因,当年区财政局调减预算变动率超过30%的项目15个、涉及金额3166.92万元。

3.预算安排与上年结转结余统筹不到位。重点审计发现,2个预算单位的5个行政事业性专项在上年结转结余194.49万元的情况下,2019年继续安排预算158.14万元,导致年末结转结余114.23万元。

4.资金分配不及时。一是部分代编预算分配下达不及时,2019年区财政局代编项目支出预算3512万元,其中6月30日后逾期分配下达2159.28万元。二是2019年上级财政分配的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及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等转移支付资金8408.34万元未在30日内分解下达。

5.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抽查27个预算单位的313个项目支出、4个行政事业性专项,截至2019年末,因项目尚未实施或完工、上级资金下达较晚、预算编制考虑不充分等原因,1个单位的2个行政事业性专项、13个单位的47个项目支出共计15477.62万元,当年未发生支出,占审计金额13.74%;1个单位的1个行政事业性专项、8个单位的14个项目支出共计1835.51万元预算执行率低于(含)50%,占审计金额1.63%。

(二)财政资金统筹盘活方面

1.部门预算结余结转资金规模需进一步压减。截至2019年末,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区级预算单位结余结转资金82911.16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9.51%。

2.存量资金未及时收回。一是区财政局未及时将基本支出结余3983.84万元收回统筹使用,涉及60个部门和45个所属单位。二是19个一级预算单位结转两年以上的财政性资金304.28万元,11个一级预算单位收回的津补贴、多报销费用等63.40万元,存放实有资金账户未及时收回。截至2020年3月末,已使用或收回17.53万元,尚有350.15万元未收回。

(三)实有资金账户管理方面

1.将收回的存量资金拨入实有资金账户。2019年区财政局将以前年度收回的结余及结转两年以上资金1459.67万元拨入15个预算单位开设的实有资金账户,截至年末已收回或使用1305.08万元,剩余资金154.59万元。

2.实有资金账户管理不规范,存放财政资金706.56万元。改革预算单位往来资金管理方式后,因财政部门未明确资金返回渠道,11个一级预算单位将已通过零余额账户支付又收回的财政资金162.30万元存放实有资金账户;因部分预算未明确至具体用款单位等,5个一级预算单位将财政资金544.26万元拨付至下属单位实有资金账户;截至年末已收回或使用441.91万元,剩余资金264.65万元。

3.部门单位间横向分配资金。2019年,区级部门单位间通过实有资金账户收付财政性资金973.62万元,截至年末已收回或使用734.29万元,剩余资金239.33万元。

(四)预算绩效管理方面

1.绩效目标编制不规范。一是24个预算单位2019年申报50万元以上项目96个、金额53664.63万元,其中39个项目、金额15362.56万元申报预算时未编制绩效目标。二是已编制绩效目标的57个项目中,31个项目绩效目标不够细化、量化,涉及金额17861.40万元。

2.绩效评价结果多数未公开发布。部门单位37个开展绩效自评的项目中36个未公开,区财政局7个开展重点绩效评价的项目均未公开。

3.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及指标体系尚不健全。一是共性绩效指标框架和分行业领域的绩效指标体系尚未建立。二是现场核查12个部门单位,其中11个未制定本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未对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做出具体规定。

(五)专项资金管理方面

部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不健全。2019年,区财政局对外公开49项区级专项资金,其中17项未制定具体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涉及金额10333.86万元。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从审计情况看,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本符合会计法及相关制度规定。2019年,61个部门单位当年预算共计397790.52万元,实际支出314911.04万元,预算支出完成率79.17%。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决算编制方面

1.预算编制不规范。一是1个单位未将上年结转结余全部列入2019年预算,少编报15.20万元。二是2个单位事业收入未纳入年初预算,但2019年决算报表中反映的事业收入为4250.74万元。

2.决算草案编制不准确。13个单位年初结转结余填报不准确、18个单位少编收入、19个单位少编支出、24个单位多编支出,涉及金额分别为26451.83万元、2816.16万元、3591.49万元、1168.36万元。

(二)预算公开和执行方面

1.预算公开不准确。4个单位收支总额、4个单位五项经费2019年公开数据与人大批准不一致,差额分别为1356.99万元、110.26万元。

2.五项经费预算执行不严格。20个单位无预算、5个单位超预算支出分别为54.02万元、5.70万元。

3.未经审批调剂使用预算资金。11个单位自行调剂使用会议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标共计16.30万元。

(三)专项资金管理方面

1.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一是1个单位重复发放补贴99.40万元。二是1项补贴资金使用效益较低,承租商铺空置、场地利用率低,涉及面积4715.87平方米、租金442.43万元。三是1个单位未经财政部门审批违规改变预算资金用途15万元。

2.结余资金未及时上缴。1个单位未及时将“富民生产贷”风险补偿金结余188.40万元上缴财政。

(四)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内控管理不规范。1个单位未对购买的库存物品进行出入库管理,涉及金额16.27万元。

2.会计核算不及时。1个单位未及时核销已调出资产26.93万元,3个单位未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补提和计提累计折旧2623.40万元,3个单位购入无形资产161.39万元未及时入账。

三、推进“一次办好”和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促进优化营商环境跟踪审计情况

根据省审计厅的统一安排,对环翠区2020年推进“一次办好”和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促进优化营商环境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在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情况方面,环翠区推行事前告知服务、事后评价机制、贴心帮办代办,“一次办好”改革持续推进;将全区29个部门的567项事项纳入“一窗受理”,进一步优化“一窗受理”流程,分步实施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完成10个区级自建政务信息系统与市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容缺受理、联合验收改革。在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方面,环翠区积极推进落实国家、省和市级降费政策,从源头上规范收费行为,严格实行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截至2020年3月末,对42项涉企收费项目进行了规范,取消5项、降低标准5项、免征22项(其中10项为小微企业免征)、停征(含暂停)6项收费,合并收费项目4项,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轻负担约2917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未按规定免征7家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07万元;二是1个协会组织会费票据使用不规范,涉及金额26.02万元。

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2019年,全年共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67255.27万元,为政府节省建设资金8851.71万元,开展决算审计项目1个。审计结果表明,有关单位能够进一步推进政府投资项目有序开展,逐步规范政府投资操作规程,促进了政府投资效益的发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多计工程结算、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即开工建设、超合同进度支付设计费等。

五、审计建议

(一)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编实、编细、编准支出预算,加强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有效衔接,提高预算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及时掌握预算执行动态,加强对预算收支、结转结余的分析,督促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定期开展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工作,盘活存量资金并统筹安排使用,压减预算结余结转规模。

(二)强化项目规范管理,进一步推进项目资金统筹使用。预算单位要提前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预算资金下达后能实际使用。财政部门加强项目管理,建立项目跟踪调整机制,根据内部职责分工,实时跟踪纳入预算管理的项目执行情况,对执行进度较慢的,可按一定比例收回或全部收回,统筹用于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对因政策调整或项目发生重大变更等因素,年内难以形成有效支出的,应及时调整预算。

(三)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体制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规范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强化绩效目标编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各级指标值应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比可测,绩效目标应与预算编制同步申报、审核和批复;严格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评价结果要进行公示、公开,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制度,强化绩效问责机制。

(四)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账户管理,严控向实有资金账户转款。部门单位应进一步加强零余额账户及实有资金账户管理,严格规范资金支付范围,不得违规从零余额账户向实有资金账户划转资金。强化财政资金跨部门和部门内部统筹,按规定分别列入各自部门预算,避免部门间横向分配资金。对于目前实有资金账户的财政性资金,财政部门应根据资金性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盘活,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本报告反映的是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单位正在积极整改。下一步,区审计局将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及时督促问题整改,区政府将在年底前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整改情况。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指导和监督,全面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首善之区新局面贡献审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