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xx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旧村改造形成的不动产证无法办理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远遥村旧村改造基本情况
远遥旧村改造项目自1992年开始由村级集体企业威海市远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至2004年,共建设楼房55栋,其中住宅楼50栋,公用房5栋,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涉及户数1941户。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威海市远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未办理土地、规划、图纸审查、招投标、质量报监、安全报监、施工许可等有关手续,未经工程质量监督和验收,无法提供施工图纸等关键技术资料,导致老回迁区的居民至今无法办理房屋不动产登记。目前解决远遥回迁区问题的首要条件是完善土地手续,经同国土部门对接,项目总用地面积127267平方米(其中村民住宅用地119804平方米、规划道路7463平方米)。该土地经省政府鲁政土字〔2008〕75号文件批准征收,经威海市政府威政征字〔2012〕8号、9号、10号、11号、12号批准将共计119804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给远遥村村民委员会作村民住宅用地。办理该土地涉及的费用包括:征地补偿费1030.86万元(需由远遥村上交到区财政后再拨付给远遥村)、征地管理费28.86万元,共计1059.73万元,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在办理土地登记之前将以上费用上交区财政。实际欠国土部门费用为征地管理费28.86万元,另外涉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费23万元,由远遥村委会与威海天下建筑安装公司结算;勘测定界费4.7万元由远遥村委会与威海华地不动产测绘公司结算。
二、我区解决旧村改造等项目办证问题采取的措施
为解决旧村改造等历史遗留问题,2018年10月,环翠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环翠区解决城市建设领域矛盾纠纷问题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自然资源、规划、住建、税务、相关镇街等20余个部门为成员的环翠区解决城市建设领域矛盾纠纷问题领导小组,并设置了5个专业工作组,从法院、财政、税务、住建、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抽调专业力量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今年4月份,结合市级文件精神,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认定历史遗留商品房项目办理不动产权证工作实施细则》,采取“边办证、边追缴、边处罚”的“三边”政策,推进城建领域历史遗留包括旧村改造项目的房证办理工作。
三、孙家疃办事处旧村改造项目不动产证办理进展情况
自2005年孙家疃街道实行旧村改造工作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共有10个项目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2018年以来,孙家疃街道对辖区无法办证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并对其中的制约性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思路,目前孙家疃街道外窑、沙窝、靖子、王家村、陈家疃回迁区及蓝山海岸二期6个项目基本完成不动产权证首次登记,部分项目可分户办证,但因部分单体存在有银行抵押、与规划、施工图纸不符等问题,无法出具测绘报告,暂未达到全部自由分户条件;阳光海寓、山东村回迁区2个项目已完成会签并基本完成房产测绘;远遥、合庆回迁区因历史原因,制约因素较多,暂未进入会签程序。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针对外窑、沙窝、靖子、蓝山海岸二期等已进入不动产办证程序但因规划、测绘等原因暂未达到完全自由分户条件的,区矛盾纠纷领导小组办公室逐个项目现场调研,针对每个项目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并协调市开发办、测绘中心等会商确定,现正在协调开发商按意见推进实施;针对王家村、陈家疃旧村改造项目已完成不动产权证首次登记的项目,正协调资产管理人、开发商及合作社对双方存在的账目、税费等问题进行梳理对接;针对阳光海寓、山东村回迁区项目测绘办理情况,正协调测绘部门尽快出具测绘报告,推进房证办理工作;针对远遥旧村改造项目,需远遥合作社负责注销4户原有地证,补缴土地相关费用,待解决项目用地规划相关手续问题后,区解决城市建设领域矛盾纠纷问题领导小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研究解决措施;合庆旧村改造项目自2006年开始由村级集体企业威海市新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至2012年,共建设楼房30栋,其中住宅楼28栋,公用房2栋,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涉及户数665户。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威海市新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办理了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施工图审查及招投标等相关手续,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导致相关部门无法办理验收。根据规划部门意见,街道将先期组织专业机构对项目所有建筑现状进行核查,对比规划方案、施工图等排查所有问题,形成详细报告后报规划部门审查,由规划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拿出具体处置意见后,区解决城市建设领域矛盾纠纷领导小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研究解决措施,争取解决群众房证办理诉求。
联系人:耿xx 联系电话:512xxxx
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街道办事处
2019 年 8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