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规划计划>年度计划
  • 索引号:113710020043609788/2019-00168
  • 发布单位:威海市环翠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 内容分类:年度计划
  • 成文日期:2019-02-15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区工信局2018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2/15 17:31:40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区工业和信息化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工信局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产业强区、工业带动”战略,抓调度、促创新、强载体、优服务,全面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18年度承担的9市级考核获得总分同平台第一,我局被评为先进单位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实做好监测分析力促经济稳步运行。强化定期调度机制,经常性联系走访企业,跟踪监测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组织镇街及企业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力促工业增长动力平稳转换2018年,全区116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7.2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和利润增幅分别达到8.03%8.4%,工业经济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二、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力促骨干膨胀扩张。2018年,全区总投资62.6亿元的27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8.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3%。其中,广泰特种车、迪尚智能工厂、威高骨科、如一食品、福瑞机器人、龙港纸业、松龄诺可佳、华新制药、威仕泰试剂、托威达电器、人生药业扩产等13个项目投产运营。

    三、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力促企业上档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含量高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企业走科技兴企之路一是力推企业技术创新。魏桥科技的高效高品质免络筒转杯纺纱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等111个项目列入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三角轮胎入选2018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并被认定为首批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双轮埃姆科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银河生物、名流餐处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三元塑胶、新北洋正棋2家企业获得第八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亿美运动器械等6家企业获批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生药业、新北洋荣鑫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威高医用材料、鸿祥汽车内饰件等11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二是培育标杆示范企业。经积极争取,三角轮胎成为市首家全国质量标杆企业;首批省级瞪羚企业名单已公布,全市共认定7家企业,我区捷讯通信、盈盾特种材料2;海王旋流器、银兴预应力线材、浦源食品3家企业获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浦源食品还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三是助企开展设计创新。组织威高骨科成功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组织汇泉3家企业成功认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名流餐处的智能餐厨废弃物处理机产品获得第二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四是软件业有所突破。捷讯通信获批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威海市领军软件企业俊奇信息和华软信息被认定为威海市潜力新星软件企业五是助推高端人才培育2018年,我局推荐的海王旋流器王书礼、双轮股份裴吉三角轮胎韦进明3名人才全部认定为威海市第七批产业工程特聘专家。

    四、着力助推两化融合,力促产业跨界发展大力推进企业上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云企业达到129;海鑫新材料的版基厂冷轧数字化车间入选威海市第二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名单,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组织山花集团、人生药业等20余家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评估,从评估结果来看,我区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逐年提高,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70%以上;推进山花集团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建设进程,目前已通过验收。

五、全力打造喷涂中心,力促钓具产业提升针对环翠科技产业园钓具企业“多、小、散”、生产成本高环保难达标的现状,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牵头组织宝飞龙钓具投资3000余万元购进先进大型催化燃烧净化装置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建设了环翠区钓具产业喷涂中心。中心生产面积约7600平方米,员工160余人,拥有年加工竿涂装200余万支的生产能力,并具备多种工业功能涂层的工艺研发能力,可为钓具企业提供成套的产品喷涂加工服务。中心现已正式运营可彻底解决羊亭镇域小微钓具企业排放超标的污染问题,年可完成产值约5000万元,实现税收约720万元,有效提升环翠科技产业园的产业层级水平。

六、建设创新园分中心,力促多方合作共赢。一是创新园工业设计中心快步有序发展。中心已入驻19个项目8名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与4家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已经开展涵盖初创企业讲座、政策解读、项目申报等多项内容活动12次,进一步开阔了在孵企业视野,提高了竞争力。下半年以来,随着新引进的清控科创项目启动,工业设计中心纳入威海创客大街,进行统一规划、包装、营运二是创新园智能控制研究中心实现龙头带动发展重点培植龙头企业捷讯通信,带动入驻企业创新发展,已完成办公会议区域、生活配套区的打造,入驻11家企业,引进6名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中心与5家高校院所协会建立起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安全追踪软件项目、管廊智能数据采集与控制网关研发、智慧海洋等项目的合作关系组织开展了专题座谈会等活动7次。2018中心被认定为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

七、强化产业招商合作,促优势资源整合一是开展产业招商。利用上级部门的职能优势和人脉资源开展产业项目招商,由我局牵头引进的正森新材料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引进了浙商保险威海环翠支公司项目;对接了香港元投资管理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综合教育产业园项目,正就投资计划书进行深度洽谈。二是推动企业与高校开展项目合作。协助捷讯信与山大(威海)就云计算技术的安全追踪软件项目开展合作,项目已与市海洋与渔业局建立合作,产品应用于海洋与渔业局远洋渔业促进中心项目;协调吉升昌集团与哈工大(威海)开展智慧管廊项目合作,已应用于威海市地下综合管廊、威海工业技术学校智慧校园工程等项目,并向市外拓展市场三是联系对接威海职业学院等高校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研发设备数据库;将设备清单转发至各相关企业,随时了解企业需求情况,且定期开展实地走访,并与职业学院保持沟通、联系,积极促成校企合作。

八、积极推进三联三服,力促营商环境优化。

1抓政策扶持,优化服务效能。密切跟踪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文件,研究分析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若干财政政策》及5个实施意见、《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工业角度对政策进行了解读,并已将解读内容通过微信工作交流群发布等方式宣传到企业辅导企业与政策对接;修订完善了《环翠区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扶持意见》,加大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上云”、技术改造等重点工作扶持力度,通过上门走访、点对点宣传、召开政策解读会、参加流动政务服务站等方式宣传解读政策20余次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目前,已为我区工业企业兑现2017年区级扶持资金1421万元。为企业争取市级以上无偿资金3512万元,总量多于上年,我局被评为争取无偿资金先进单位

2抓企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一是组织企业家培训。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组织企业家参加市中小企业局青蓝接力培训活动、市委组织部干部国际化能力培养双百计划、山东省第4期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等各类观摩、考察、培训、研讨200余人次,提升企业家企业管理理论水平,锻造过硬企业家队伍。二是推动企业管理和服务创新。经积极争取,我区捷讯通信列2019年度服务型制造1+N”示范企业名单;三角轮胎创新成果《实施智能制造战略 推动大型企业功能转换》获得第五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实现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区易华通、威韩购、汉康管理咨询3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信威会计服务3家企业被认定为威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双创人孵化器2家企业获批威海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汇天润泽4家企业获批威海市中小企业服务示范机构三是加强企业质量管理。鼓励企业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有效的质量工具方法,以行政班组或类似功能组织为基本单位,侧重于以现场工人为主体,不断提升质量意识我区三角轮胎二工段成型乙班被评为省级质量信得过班组;博宇食品质量管理二组等7个小组被评选为市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山花集团编织厂成品地毯检验7个班组被评选为市级质量信得过班组,魏桥科技等企业的7名质量管理者被评选为市级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

3抓服务创新,助企破解难题。一是在运营“环翠创业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交流群基础上,重点针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工作交流群,为企业打造“政策直通车”,形成企业—政府双向反馈模式。截至2018年底,已在平台发布上级政策、通知、会议精神和行业前沿信息368条,实现了企业与政府实时沟通,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困难反馈“零障碍”,政府部门收到问题“马上办”,形成“信息共享、合成作战”的新模式。二是通过走访三角集团,了解到企业有工业大数据、企业上云培训需求,邀请北京东方国信专家团队专程赴三角集团送课上门,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和好评三是走访人生集团时,了解到企业亟需在方案、名称、logo和外形设计及品牌推广等方面全面展示新产品亮点,但是企业自身工业设计实力相对薄弱的问题时,我局迅速启动“三联三服”帮扶响应机制,对接了威海创新园工业设计中心的匠人文化传播、知慕平面设计等3家实力较强的企业。目前,人生药业新产品logo、外形及包装等相关设计工作已交由知慕平面设计和匠人文化传播承接,帮助双方企业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实现效益最大化。四是针对区内部分企业对“企业上云”等信息化工作不了解、认识不够深刻的问题,组织电信专家赴宇王集团、浦源食品等10余家企业进行信息化工作推进,受到企业好评。

九、向节能环保要效益力促产业绿色发展1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按照《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要求对企业新上技改扩建项目,执行项目开工建设节能评估制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马。2018指导山花华宝地毯专用纱线升级改造项目4个项目提交了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耗说明和节能承诺符合节能要求。2鼓励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中,我区三角轮胎的轿车子午线轮胎等6个产品列入绿色设计产品名单;三角轮胎清洁新能源与高强度骨架直压制造绿色关键工艺应用示范项目成功列入2018年度山东省绿色制造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名单;我区三角轮胎、震宇智能科技2家企业共计3项技术、产品入选第八批山东省重点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推广目录震宇智能科技的优秀节能成果节能超传导输送热能管”获得2017年度山东省节能奖太阳能光伏智能化无霜冷链库试验站项目被列入2018年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项目导向计划3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工作。我局协调上级部门,指导威海铭锋物资再生有限公司申报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成功入选国家第6批《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4加强成品油监管,推进罐体改造和油品升级。周密部署,组织专项整治,会同区市场监管局、安监局等开展全区加油站联合大检查3次,提高了成品油经营秩序和品质;监控质量,开展油品抽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组织了2次油品质量抽检,油品质量合格率100%,有效保障了我区成品油油品质量达标销售;统筹协调,推进油罐改造,采取批次制定计划、反复约谈加压、停业整改等措施,对加油站地下油罐进行改造,我区列入改造计划的30座加油站年内已全部完成改造。

十、好抓牢安全生产,力促生产稳定向好一是扎实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工作。区化安转办组织完成对全区在册的17家化工生产企业的四评级一评价工作,7家企业经整改后,列入改造提升和发展壮大的企业名单,其余10家企业列入关闭退出名单。编制了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搬迁实施方案,正在与威海市的省级化工园区对接搬迁事宜启动了危化品经营(带仓储)企业综合整治组织实施对危化品经营带仓储企业的评价,我区现有的3家企业评级均为,且无否决项;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化工行业“大快严”工作,区化转办各成员单位定期按照各自职责进行相关检查。二是工业领域安全生产全面加强认真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安全”责任,开展了船舶、电力、铁路道口、民爆等安全生产检查20余次,四方民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区政府领导高度肯定,按照区领导的要求,我局与安监部门配合,安全生产经验在全区工业企业和相关部门进行推广

 

 

                  威海市环翠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