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翠区督导工作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为牵引,持续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认定后,我区持续巩固创建成果,坚持工作不停歇,创建不停步,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保障作用,持续用力发力,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助力环翠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加速前行。
一、着眼“三个优化”,创新挂牌督导机制
一是优化责任区设置。我区从2002年就开始尝试城乡学校间“学区”“片区”的协作,并将此作为实现资源均衡、公平优质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也成为我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责任区设置的依据。目前,全区共有7个中小学校责任区和5个学前责任区。每个责任区均有一所城区核心校(园),辐射生源小学、乡镇结对学校,为区域内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每个责任区配备督学6人,实现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全覆盖。二是优化运行机制。责任区建立“三级联动督导网络”,即班子成员分包责任区、督学具体到校、视导员落实整改,打通点面监管“壁垒”,有效提高督导效率和执行力。为全面提升督学队伍的专业性,2024年,面向全区中小学校聘请政工、德育、教学、安全、财务等专业人员加入督学队伍,合理分配到各责任区,确保入校督导更精准更高效。三是优化资源流通。充分发挥学校责任督学的作用,互查互学、互通互联,教研一体、资源共享,各责任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内涵发展大幅提升。城里中学责任区和竹岛中学责任区内的张村镇、望海园中学责任区内的温泉镇,共10所农村中小学校均至少获评一项国家级或省级荣誉称号,6所学校为威海市特色学校。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有好学校”。
二、立足“四个结合”,推动教育内涵提升
围绕教育重点工作,实施多元融合的督导评估模式。一是将督导评估工作与校(园)长任(聘)期综合督导评估工作紧密结合。构建科学严谨的评估体系,对校(园)长任期内管理理念、教学成果、特色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通过评估反馈,为校(园)长提出针对性建议,引导校(园)长在提升领导力与专业素养方面,明晰方向、增加动力。目前,我区市级特色学校21所,占比达到55.3%,在全市领先。幼儿园全面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全区省级一类及以上优质幼儿园61处,占比达到96.83%。二是将督导评估工作与年度绩效考核紧密结合。为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我区在中小学校年度绩效考核工作中实施增值评价,采取“基础性指标+创新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基础性指标是规范、是底线;创新性指标基于五育并举,是特色、是亮点。督学依托挂牌督导和专项督导,全面参与过程评估,全区学校向着“规范”加“提高”、“底色”加“特色”的方向加快发展。三是将督导评估工作与办学质量评价紧密结合。从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学管理的精细与创新等多个维度,通过实地调研、多方评价,发掘助推教育优质发展的新亮点。如在大力推行课间15分钟改革工作中,督学进校参与活动、找问题、提建议、集经验。第二实验小学结合办学特色打造“1+2+10+2”课间模式,涵盖生活、视觉、社交、静心微课程,取得明显成效,多校学习推广。四是将督导评估工作与质量监测紧密结合。自2021年,我区连续四年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责任督学全方位参与样本校的准备和正式监测工作,为监测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针对监测结果,从课程设置、教育科研、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入分析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督学持续跟进反馈整改情况,推动了教学管理模式、教研方式和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有效助力区域教学质量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