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有关“退役军人展风采 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要求,围绕“红色传承 铸魂育人”思想旨归,通过校企合作搭建阵地堡垒、“请进来”和“走出去”丰富宣教形式、集成红色资源拓展育人载体等形式,构建起立体化、多维度退役军人红色育人体系,发挥退役军人在传承红色基因和学校思想政治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推动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教育与社会实践,形成“传承有载体、教育有温度、实践有深度”的红色文化传播新格局。
一、建强红色阵地堡垒、创新铸魂育人模式
2025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建强红色阵地为抓手,以贴近青少年思政教育特点为切口,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成立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于清明前夕,在威海市塔山小学正式揭牌。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的成立,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探索退役军人作用发挥与青少年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退役军人作为红色文化的亲历者或见证者,他们自身就承载着丰富的红色记忆和宝贵的革命精神,推动退役军人用通俗易懂且充满感染力的方式为青少年开设国防主题讲座、组织红色研学、模拟军事训练等系列活动,让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不仅仅是一个传递炽热情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平台,更是一个发挥自身价值,凝聚退役军人共识共为的坚实支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持续加强与共青团、教体局等部门的合作配合,推动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置,科学规划教育课程,吸引更多青少年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中来,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引领力。
二、凝聚红色宣教合力、深化教育传承效果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把红色讲堂“请进来”,把红色文化“带出去”,依托“永远跟党走 老兵在行动”活动主题,汇聚多元师资力量,深入挖掘并整合军队离退休干部群体、志愿服务组织、退役军人优秀典型代表等优质宣讲力量,组建环翠老兵红色文化宣讲团,以军旅生涯和人生经历,传授党史军史知识,传递爱国拥军精神。清明期间,老兵宣讲团赴威海市半月湾小学、实验中学等中小学校开展专题讲座12场次,累计让650余名中小学生感悟红色文化的时代脉动。邀请威海市南山小学、长征路小学、福泰中学等860余学生到环翠区烈士陵园,瞻仰英雄画像,聆听革命故事,以实际行动追思历史、缅怀英烈。
三、激活红色基因引擎、完善长效多元实践
加强红色资源集成培植,发挥红色地标辐射带动作用,以面向青少年、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为导向,结合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绿色生态等优质特质,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整体提升,绘制出一幅集烈士纪念设施、退役军人服务站、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等为一体的“红色教育路线图”,让青少年走出传统历史课堂的大门,让一张张可观可触的老照片、一件件可触可感的老物件化身生动、鲜活的“活教材”,传递党的信仰和红色力量,坚持为青少年思政教育建设培育新基地、整合新路线、开辟新天地,巩固提升育人载体的承载力、吸引力。
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需校企协同配合、退役军人深度参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统筹推进。下一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持续加强与教育、党史、宣传等部门协同配合,积极参与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号召更多的退役军人参与共建,通过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建好红色平台,展现退役军人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推动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焕发出更强大、更深远的生命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