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全部专题>数字环翠>工作信息

环翠区开展教育数字化应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时间:2025/04/20 10:03:17 来源:最威海 是环翠APP 浏览次数:

为促进生成式AI与区域教育深度融合,环翠区教育数字化应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于4月15日在威海市福泰中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AI赋能、提质增效”为主题,聚焦生成式AI全环节应用、大数据诊断促师生发展、智慧体育、VR融合等领域,面向全区所有学校进行展示推广。

全面介绍 主题引领

首先,环翠区教研中心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项目负责人对活动主题展开介绍,并进行详细内容解读。在介绍中,负责人阐述了生成式AI的当下发展现状,以及“AI+教育”

深度融合的多元方式,让参会人员清晰认识到,我们正迈向 “全域AI”的发展阶段。负责人倡议大家尝试合理运用AI,使其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得力智能助手,为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助力,为教学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专业解读,为AI智慧教育的落地,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路径。

AI全融合 优质教学新驱动

威海市统一路小学牟春林教师详细介绍了生成式AI在“教”与“学”双主体、“课前—课中—课后”全周期的多元实践。在教学资源创生方面,Deepseek 等工具通过精准学情分析、个性化备课及智能试卷生成,实现教学数据的高效定制。结合Kimi工具,将教学设计一键转化为逻辑清晰的PPT,大幅提升备课效率。在互动教学模式创新上,生成式AI打造了智能对话与情景模拟两大应用场景,“学科爱好者”智能体与学生实时辩论,深化知识理解,英语课堂通过豆包等工具将课本人物转化为 3D 数字人,构建沉浸式情境,让学生学习更直观生动。

AI教育云 智能资源新路径

威海市城里中学邵丽静老师以“聚合智慧教育,共探创新应用”为主题,分享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与AI工具的创新应用实践。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方面,演示了平台全流程应用,课前利用平台优质视频、课件等确定教学目标;课中运用互动工具、数字实验、双师微课提升课堂效率;课后依托平台实现个性化评价与家校协同。AI赋能方面,邵老师重点介绍Deepseek生成多难度分层习题,结合威海中考考点实现精准训练;通过HTML代码制作分子运动、物态变化等交互式动画,突破抽象知识讲解难点,实现课堂的提质增效。

AI课堂诊断 师生发展新动能

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邱小惠老师以“AI赋能教学,师生共进成长”为主题,分享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探索实践。课堂教学中,借助AI智慧教室与分析系统,采集师生行为数据生成多维度报告,助力教师精准复盘教学行为、优化策略,实现从经验教学到数据循证的转变;通过学情数字化采集分析系统,自动批改作业、归集错题,为学生定制“一生一案”辅导计划,破解共性错题定位难、个性辅导低效等问题;引入 AI 智能体育系统,建成智慧操场,利用运动手环等设备收集数据,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科学提升体质健康。

AI可视化 激趣解困新视角

威海市福泰中学陈雨露老师以《数智赋能 跨界共生》为题,分享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融合应用。针对地理教学现存问题,她介绍了720云VR 全景、KreadoAI等六种信息化工具,分别解决情境设计、教学评价、实践活动等方面的难题。以“地形图的判读”为例,课前、课中、课后多维度运用这些工具,实现沉浸式、交互式教学。她展望未来利用 DeepSeek等AI生成工具辅助教学,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凝聚共识 共促发展

活动最后,环翠区教研中心信息技术研究室负责人做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成果,认为活动为全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平台,展现了环翠区在数字化教学应用方面的丰硕成果。强调各校要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持续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推动环翠区教育数字化迈向新台阶。

此次区域教育数字化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从AI深度融入备课、课堂、评价的全流程创新,到跨学科、跨校际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共建,在区域数字化蓝图上勾勒出“精准教、个性学、科学评”的清晰轨迹,环翠区将持续深化AI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逐步构建优质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