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化整合发展资源、提升行政村服务效能,有效解决行政村小、散、弱等问题,拟将桥头镇东龙山村、西龙山村、新建村3个位置临近的行政村调整为1个行政村建制,新村村名为龙山新村。
现将有关事项向您告知:
一、进一步明确建制调整背景
东龙山村、西龙山村、新建村均位于桥头镇驻地正北方向,三村毗邻。东龙山村现有户籍村民40户、117人,党员15人,村“两委”成员3人,划分1个村民小组。西龙山村现有户籍村民100户、308人,党员23人,村“两委”成员3人,划分2个村民小组。新建村现有户籍村民33户、84人,党员7人,村“两委”成员4人,划分1个村民小组。
东龙山村、西龙山村、新建村三村同属孟家片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政策项目等因素互补,且三村土地接壤、道路互通,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目前,东龙山村和西龙山村共用1处党群服务中心,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建设,公共服务集中供给,建制调整成立新的行政村后,可以统筹3个村的资金、土地、信息、人才等资源,统一管理运营发展产业项目,推动共同增收。
二、建制调整后治理模式
建制调整后,在村庄治理模式上进行创新,构建“双线”治理模式,即:一条线是各类社会事务、矛盾纠纷化解、民生保障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构建“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户”的模式,通过建制整合,以合并后组建的新村为单位细分网格,提升村级服务效能;另一条线是村庄建制整合之前3个村的资源资产和债权债务继续沿用村级模式,并在今后逐渐与第一条线实现并轨,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整合。
该方案于2025年3月25日予以公示,现公开征求意见。请将修改意见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反馈,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23日。
联 系 人:李杰
联系电话:0631-5520075
邮 箱:hcqqtz@wh.shandong.cn
为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化整合发展资源、提升行政村服务效能,有效解决行政村小、散、弱等问题,拟开展桥头镇部分行政村村级建制调整工作,将东龙山村、西龙山村、新建村3个位置临近的行政村调整为1个行政村建制,下辖3个自然村,调整后村庄面积189公顷,人口173户、509人,党员45人。其中,东龙山村面积40公顷,人口40户、117人,党员15人;西龙山村面积115.6公顷,人口100户、308人,党员23人;新建村面积33.4公顷,人口33户、84人,党员7人。具体明确“五个不变”,即:即各村庄原集体经济组织名称不变【以东龙山村为例,原东龙山村保留东龙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名称】;农民享受的政策不变;各自然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债权债务、收益等权属不变;原村享受的上级帮扶等政策不变;原村干部在职和离任待遇不变。以此消除基层干部、群众对村庄建制调整工作的顾虑和疑惑,形成优调合力。
下一步,桥头镇将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进一步开展村级建制调整工作,确保工作接续不断档。
现将村级建制调整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为优化调整村庄布局,有效解决行政村小、散、弱等问题,拟开展桥头镇部分行政村村级建制调整工作,将东龙山村、西龙山村、新建村3个位置临近的行政村调整为1个行政村建制,下辖3个自然村,调整后村庄面积189公顷,人口173户、509人,党员45人。
二、决策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发〔2020〕1号);
4.《环翠区村民委员会调整标准》(威环办发〔2022〕16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三、制定意义
一是建制调整后,在村庄治理模式上进行创新,构建“双线”治理模式,即:一条线是各类社会事务、矛盾纠纷化解、民生保障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构建“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户”的模式,通过建制整合,以合并后组建的新村为单位细分网格,提升村级服务效能;另一条线是村庄建制整合之前3个村的资源资产和债权债务继续沿用村级模式,并在今后逐渐与第一条线实现并轨,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整合。
二是东龙山村、西龙山村、新建村建制调整成立新村后,可以统筹3个村的资金、土地、信息、人才等资源,统一管理运营发展产业项目,推动共同增收。
四、内容解读
(一)建制调整的背景
东龙山村、西龙山村、新建村均位于桥头镇北,三村毗邻。东龙山村现有户籍村民40户、117人,党员15人,村“两委”成员3人;西龙山村现有户籍村民100户、308人,党员23人,村“两委”成员3人;新建村现有户籍村民33户、84人,党员7人,村“两委”成员4人。
东龙山村、西龙山村、新建村3个村庄历史渊源较深,合并后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有助于形成村村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实现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二)建制调整的必要性分析
建制调整后,可以集中3个村的现有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打破“单打独斗”“小打小闹”思想僵局,将项目、资金、资源进行打包,形成抱团取暖、合力出拳的发展态势。
(三)建制调整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东龙山村人口40户、117人;西龙山村人口100户、308人;新建村人口33户、84人,东龙山村、西龙山村、新建村均位于桥头镇北,三村毗邻,各村产业项目关联性较高,且历史渊源深厚,符合村级建制调整要求。
(四)建制调整计划
将桥头镇东龙山村、西龙山村、新建村3个位置临近的行政村调整为1个行政村建制,下辖3个自然村,预计调整后村庄面积189公顷,人口173户、509人,党员45人。
其中,东龙山村面积40公顷,人口40户、117人,党员15人;西龙山村面积115.6公顷,人口100户、308人,党员23人;新建村面积33.4公顷,人口33户、84人,党员7人。具体明确“五个不变”,即:即各村庄原集体经济组织名称不变【以东龙山村为例,原东龙山村保留东龙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名称】;农民享受的政策不变;各自然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债权债务、收益等权属不变;原村享受的上级帮扶等政策不变;原村干部在职和离任待遇不变。以此消除基层干部、群众对村庄建制调整工作的顾虑和疑惑,形成优调合力。
五、下步计划
下一步,桥头镇将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进一步开展村级建制调整工作,确保工作接续不断档。
六、政策解读人
桥头镇党建办 李杰
联系电话:0631-55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