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竹岛街道戚家夼小区智慧充电站,停车、扫码、充电等一系列流畅的操作,让居民张先生快速地给新能源汽车充好电。“以往充电要跑很远,现在家门口就有充电桩,实在是太方便了!”张先生说。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多,居民充电补能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公共充电桩成为小区稀缺的“新基建”。为满足居民需求,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多次协调沟通、现场查看、规划位置,最终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1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8个。
同样享受到“家门口”充电福利的,还有竹岛街道金凤苑小区的居民。一进小区,就能看到6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字排开,“绿牌车”正在“悠闲”充电。
正为爱车扫码充电的居民李先生表示,“这些充电桩只对小区居民开放,并且可以和物业预约充电时间,充好就走,确实解决了以前家门口没地方充电的问题,很方便。”
“当时我们借着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把小区门口这片绿地改成了新能源充电站。”金凤苑小区物业公司经理于泉娜介绍,为给业主争取最大利益,充电站采用民用电,高峰电价是0.555元,低峰时是0.355元,经济实惠。
为打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最后一公里”,环翠区加快推动老旧小区充电桩建设,截至目前,已有7个老旧小区建设了公共充电桩,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49个。“我们将结合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同步规划居住区公共充电车位,推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拟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8处,更好满足群众出行充电需求。”环翠区发改局党组成员、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苗波说。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快布局的同时,早已铺开建设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正逐渐从“够用”向“好用”转变。
在竹岛街道龙泽府小区,随着居民对充电桩接口数量和选址位置需求的变化,今年小区加购了第二批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设备,目前正在加紧安装中,建成后可停放100辆电动车,满足8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
这批充电桩投入使用后,不仅居民充电不用排队,还更加安全。“这批充电桩具有充满自停、漏电保护、超过负载功率自动断电的功能,充电桩之间每隔5米就加装了一块防火隔板,居民可以放心充电。”小区物业经理王刚介绍。
近年来,环翠区住建局综合考量电动车增量、小区场地、居民使用便利度等各方面因素,持续做好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动态增建工作,在原有7600个充电端口的基础上,今年拟对54个小区新增充电端口1200余个,目前完成建设560余个,剩余正处于选址、意见征求、地面硬化等阶段,预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环翠区住建局积极整合各方力量,由运营企业定期维护充电设施,物业人员及时清理杂物、保持卫生,社区网格员定期巡视、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引导,筑牢安全防线,让居民幸福感“满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