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全部专题>义务教育领域基层政务公开专题>教育概况>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概况

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和体育局2023年度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

时间:2024/04/30 09:02:39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概况】  2023年,环翠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0所,其中,小学22所、初中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其中小学部、中学部为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部为高中教育阶段),在校学生60414人,专任教师4040人,小学、初中入学率100%,全区省级规范化学校比例为87%。有幼儿园68所,在园幼儿15107人,教职工2564人,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16.07%,省级一类及以上幼儿园占比94.12%,学前教育普惠率97.42%。有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1083人。年内,环翠区持续坚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全省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顺利通过国家初步核查;教育强镇筑基工作在全省130个试点区县中排名第二;区域教育信息化案例《构建“数据E+”智慧评价新模式 驱动教育优质发展》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招生考试】  2023年,环翠区组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审核2次,共923人。组织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办理58人。组织成人高等教育资格审核5781人,报考24179科次。组织研究生考试网上审核13679人。组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17所初中17892人参加,其中初四5862人、初三5936人、初二6094人。

【“平安校园”建设】 2023年,区教育体育局持续优化校园安全管理各环节流程,突出抓好防溺水、防欺凌、校园安防等重点治理,确保全区校园安全稳定。实施区域统筹的网格化责任管理,完善局班子成员安全责任主体清单,推行局班子成员安全责任制度,成立安全分包巡查组,常态化开展所辖业务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推行校园每日、每月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创新建立校园安全“一月一排查、一月一研判”督查工作制度,年内,联合相关专业职能部门共开展校园安保、校车安全、食品安全等各类检查18次,发现问题隐患656项,下发《校园安全工作督办单》526份,问题隐患全部整改完毕,扎实做好问题隐患“清零行动”。全区113辆校车均建立“一车一档”管理信息,严格执行安全“六定”管理(定车、定座、定线、定时、定点、定责),严格执行“一日三检”制度(发车前驾驶员检查车辆状况、随车照管员检查驾驶人工作状态、乘车学生点名登记检查),不断强化校车安全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全区校车实现“0事故”运行。校园安防建设全部完成“4个100%”达标工作(校园全封闭管理达标、校园专职保安配备达标、校园一键报警联网达标、校园护学岗达标),按标准配备校园专职保安394人,校园大门口一键报警全部实现联网,建立校园安全“护学岗”112处,实现调度、应急、指挥一体化。严把食堂“采购、储存、加工、出售、留样、消毒”等关口,严格落实“三定六常管理法”(定岗、定位、定责;常分类、常清洁、常规范、常教育、常检查、常考核),校园安全监管中心实施常态化远程监管,“明厨亮灶”达标率100%。加强校舍屋顶、墙体等关键部位排查,及时清扫大跨度轻质屋顶和校园主要通道积雪,清理落水管等临空位置冰凌,消除潜在隐患。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深度开发生命化安全校本课程,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年内,制定发送各类安全一封信70余万份,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演练1231余场,下发《校园安全工作预警通报》16期,环翠区校园每日、每月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教育督导工作】 2023年5月24—25日,环翠区完成2023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现场测试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抽取环翠区20所义务教育阶段样本校(小学12所、初中8所)594名学生参加监测,样本校校长、相关年级班主任及相关科目任教教师305人参加问卷调查。10月23—24日,教育部评估认定专家组对环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开展了实地核查,环翠区初步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实地督导评估认定。12月18—31日,环翠区开展2023年度中小学校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工作,动态指导环翠区中小学校的办学行为、内部治理、教育教学以及内涵发展情况。

教师队伍建设

【概况】  2023年,区教育体育局持续推进“内涵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强师兴源提升工程,加强区名师工作室、市“四名工程”(名师、名课程团队、名班主任、名校长)等名优团队建设,通过立项课题、同研课堂、评优纳新等方式,带动教师梯次进步。教师队伍建设扩面提标,招聘、引进教师99名,城乡教师交流轮岗228名。开展“强师德、正师风”专项行动,表彰先进典型、倡树模范引领,营造尊师重教风尚。至年末,环翠区有义务教育在编教师3569人、纳入政府集中管理编外教师135人,民办中小学自聘教职工282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7人、高级教师721人、一级教师1504人。

【“内涵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  2023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研讨方式,邀请全国课程专家入校指导,以8所项目校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区中小学校参与课程建设项目。组织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科骨干教师,分批次到上海开展情境访学,与全国知名专家、名校一线教师面对面深入探讨教法,开拓思路、提升眼界。

【名师工作室建设】  2023年,持续实施“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年内,名师工作室成员年均读书12本,接受高端培训近30次。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及市区两级“四名工程”,开展专题研讨活动50余次,走进双助学校送课20余次。搭建各层面成长交流平台,实施“主题化 结构化”校本研修,为教师梯次化自主成长提供有效指导与服务保障。

【教学能力提升活动】  2023年,聚焦全员素养提升,组织3600余名中小学教师完成山东省“互联网+”远程研修项目,参加教育部暑期教师研修,开展学科全员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实施青年教师拔节工程,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成长故事分享活动、教坛新星评选、新教师现场备课比赛系列活动。年内,威海市明湖路学校高晓燕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2022-2025)人选,威海市武夷路小学倪红梅入选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2022-2025)人选。

【师德师风建设】  2023年,区教育体育局持续抓紧抓实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以“爱与责任”作为年度师德主题,以“赋能成长”作为引领师风主题,着力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培养造就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召开2023年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年度师德师风工作重点任务,在区级层面和学校层面分别制定师德教育活动方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收看师德“开学第一课”,签订师德承诺书,系统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政策文件,年内组织师德师风培训学习200余次。开展2023年度“树典型 展形象 促发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教师100名,师德标兵100名,环翠最美教师10人、环翠区教书育人楷模40人。

【城乡教师交流轮岗】  2023年,环翠区为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暑期下发《关于开展2023年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意见》,本着“城乡均衡、校际均衡、统筹兼顾、乡下优先”的原则,充分考虑新学年学校建设、生源变化、师资结构等情况,结合学校实际需求和教师个人意愿,通过无农村任教经历的城区教师和城区骨干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农村学校教师竞聘城区学校部分空缺岗位两种形式,引导广大教师参加交流轮岗工作。严格执行交流轮岗教师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10%以及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要求,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促进校长教师优质资源合理配置,暑期教师交流轮岗228人,约占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28%,骨干教师约占32%,有效优化区域教师队伍结构,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基础教育

【概况】  2023年,环翠区坚持规范管理、公平保障、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改革、教育数字化、心理健康等工作,聚焦核心素养的基础导向,持续推进“强德固本”“强智培优”“强身健体”“强美润心”“强劳践行”五大行动,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实施内涵发展提升工程,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水平得到全面加强。

【学前教育】  2023年,环翠区投入使用3处公办幼儿园,分别是环翠区嵩山第一幼儿园山水绿城分园、环翠区玉兰幼儿园牡丹分园、环翠区羊亭镇中心幼儿园名流海岸分园,新增学位720个。重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处。环翠区望府实验幼儿园、环翠区龙泽府实验幼儿园等7处幼儿园通过省级一类园认定,环翠区布谷夼幼儿园、环翠区远遥幼儿园等3处幼儿园通过省级一类园复评,环翠区双泉城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园认定,环翠区望岛幼儿园、环翠区羊亭镇中心幼儿园等13处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园复评,全区省级示范幼儿园占比75%,省级一类及以上幼儿园占比94.12%。承办山东省学前教育教学成果培育暨教研基地中期交流活动,其中环翠区环发幼儿园、环翠区张村镇中心幼儿园现场接待全省观摩。承办山东省第三届“齐鲁幼师之星”市级展示活动,获评市级特等奖2人、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其中2人参加省级比赛,分别获得二等奖、优秀奖。承办威海市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培训中期总结暨课程游戏化专题研讨会。举办“环翠区幼儿园游戏开放月暨游戏质量提升现场观摩研讨活动”,分层、分主题开放13处幼儿园。举办环翠区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评选,获评优秀案例36个,获评省级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4个,其中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举办环翠区幼儿园优秀自制教(玩教)具评比活动,区级获奖作品33个,其中获得省级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获评省级优秀宣传作品15个,其中“幼有优育 幼耀精彩”短视频8个、“正能量·大流量”推文展播4个、学前教育优秀宣传稿件2个、学前教育宣传月优秀文本案例1个。持续推进幼小衔接研究,《区域整体推进幼小双向协同科学衔接的实践研究》获得威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组织开展幼小科学衔接优秀案例遴选活动,其中获评市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7个,2个幼小衔接教研活动、2个幼小衔接教育活动分别获评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举办学前教育优课评比,获评市级奖项28个,其中市级一等奖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1个。荣获“山东省首届原创绘本素材创意大赛”优秀奖3个,荣获“沿黄九省(区)原创儿童图画书素材创意大赛”三等奖1个、优秀奖3个。环翠区机关幼儿园张明明、环翠区张村镇中心幼儿园王笑梅被评为山东省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标兵。环翠区望岛幼儿园、环翠区威海湾九里幼儿园、环翠区张村镇中心幼儿园3处幼儿园通过市级园本教研示范园遴选,推荐参加省级评选。年内,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全省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普及普惠县创建典型经验先后在“全省基础教育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交流研讨活动”“山东省基础教育重点改革交流研讨活动(东部片区)”进行分享交流。

【特色文体活动】 2023年,优化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制定区校两级全环境立德树人实施方案,明确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重点,打造5个市级品牌项目、7个市级特色活动、6个市级优秀案例,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1节思政课获省级一等奖。选拔73名师生代表参加市级大阅读系列比赛,30人荣获一等奖,占比41%,居全市之首。加强人工智能课程开设水平,积极参加科创各项比赛,600名环翠学子在省市科创大赛中表现优异,摘获一等奖107个,占比全市第一。举办4项艺术展演、6项体育联赛,参与学生2700余人次,选派269名优秀运动员参加市级比赛获得9项第一名。依托“5·23歌咏会”,积极与中央音乐学院开展系列校地合作活动,鲸园小学、普陀路小学、望海园中学、威海七中被授予“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生源培训基地”,威海七中被授予“中央音乐学院乡村音乐教室”,威海市城里中学班级合唱团参加山东省合唱展示活动获省级一等奖,威海市码头小学斩获山东省学生健康活力大赛双冠军。

【乡村教育振兴】 2023年,环翠区持续实施“强镇筑基”行动,乡镇中小学以“成长共同体”的形式抱团发展,五育并举的育人成效渐显。2月18日,典型案例《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发挥试点优势赋能镇域教育》被山东省教育厅发文推广。4月13日,威海市教育强镇筑基现场推进会在威海市第七中学举行,会上,环翠区教育和体育局、威海市第七中学作经验交流,威海市第七中学、威海市锦华小学、威海市普陀路小学作为现场观摩学校。7月,山东省教育厅对第一批、第二批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进行实地检查。9月5日,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对第一批、第二批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实施评价情况的通报》(鲁教基函〔2023〕57号),公布实地检查结果,环翠区在全省130个省级试点乡镇中位列第二。

【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环翠区深入推进“心桥”百千万工程,通过专题培训、间周一次的读书引领、案例分析等方式,夯实培养“心桥”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环翠专家团队建设。发挥心桥工程骨干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爱育未来”教师志愿服务团队,举办社区公益宣讲、广场咨询等系列活动100余场,向广大家长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难问题。课程化推进心育教育,落实全学科心育理念,探索开展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心理学科深度教学研讨活动。在寒暑假开学前开展新学期心理健康开学第一课、开学初的心理筛查活动,做好开学心理调适,提高学生的心理防护能力。年内,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曲芳在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

【劳动教育】  2023年,环翠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劳动基地正式成立,围绕“以劳树德”“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等五大展示主题召开启动仪式,立体呈现环翠区建设省级劳动教育实验区的工作成效。组织近5000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走进环翠区中小学劳动综合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五天的劳动实践活动,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年内,环翠区《创新协同劳育机制提升五育并举品质》典型案例入编省级劳动教育现场会典型案例集,威海市千山路小学获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表现突出单位。

【信息化建设】  2023年,环翠区开展不同层面、不同专题教师信息素养专题培训1600余人次,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创新应用,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基于数字技术融合的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开展数字化赋能教育评价改革实验探索,基于区对校过程性评价、校对师发展性评价、师对生多元化评价三个场景开展实践研究。年内,环翠区案例《构建“数据E+”智慧评价新模式,驱动教育优质发展》入编教育部案例集,相关做法在省现场会作典型经验交流,作为全市唯一单位通过 “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基地”评审。持续完善“乐学环翠”教育平台建设,完成多平台对接,最大限度进行全域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应用达标率、学生应用达标率均高于市里的考核标准,年内,“乐学环翠”平台上传资源总数5130个、浏览量18万多次、下载量3万多次。融汇236节“名师辅导讲堂”、992节“空中课堂”,实现城乡学校优质资源共融共通。在全国信息学奥赛中,环翠区包揽威海市前三名,获市级一等奖占比71%;科创大赛中获市级一等奖69项。

【教育科研】  2023年,本年度聚焦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专项课题研究,重点关注各级各类课题的立项与结题,开展专题培训和过程性诊断指导,年内,课题结题86项,正在结题中3项,新申省、市课题52项;10家单位、24人被推选到市里参评市级项目推广先进集体、个人评选。融合教学成果推广,以“专业引领、典型示范、培训驱动”的策略,进一步优化学校三级课程架构、学科拓展课程建设,开展跨学科主题课程的开发探索,助力各学校提升课程建设与实施水平,形成了区域共建、校际共享、整体联动的区域课程建设实施模式。推选11个作品参加山东省课程方案评选,其中9个课程方案获评省级优秀课程奖项。全面优化单元作业设计,帮助学校建立校本化作业资源库,年内,共开发共享单元教学资源600余个,执教市级及以上公开课63节,经验交流64次,出台《威海市环翠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意见》,入驻学校进行调研并查摆问题,依据问题制定学科实验教学清单,全学科实地督导评价,全面规范实验教学的开展,在山东省实验教学自制课件评选活动中,环翠区有7件作品被推选到省级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