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全部专题>优化营商环境>涉企公共政策>包容普惠创新

【包容普惠创新 非遗项目】威海螺钿漆器(漆贝)工艺

时间:2023/09/25 14:28:35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就有了漆器,其发展历史久远,镶嵌螺钿漆器作为漆器工艺的一种,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唐代开始兴盛,宋、元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威海等沿海城市出现部分民间制作作坊。明、清两代,民间开始少量使用,但多数还是存在于收藏家或者官方手里。清末,此技艺开始衰退,几近失传。民国时期,威海一些老工艺师,开始重新慢慢制作螺钿漆器,但由于工艺失传、工具简陋等原因,制作出的这些螺钿漆器都没有唐宋时期的精致。

“威海螺钿漆器”,是王绍禄先生在传统漆器的工艺上,结合“扬州漆器”和“平遥推光漆器”的优点,采用本土海域的天然贝壳,镶嵌打磨而成。既不失中国传统漆器的精华,又能彰显本土的文化优势。

“威海螺钿漆器”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雕漆工艺品。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主要分为十一道工序:设计胎型、制作胎体、灰制胎体、打磨胎体、设计图案、画刻图案、胎体上漆、镶嵌螺钿、反复髹(xiū,指把漆涂在器物上)漆、反复打磨、油面推光等。

“威海螺钿漆器”采用天然漆树上的生漆,外国友人称之为“中国漆”,贝壳采用威海本土的优质天然贝壳,颜料采用天然矿物粉。具有环保、抗辐射、耐腐蚀、防水等多种功能!近几年,随着频繁的国际交流,中国的传统手工艺,走向世界舞台,愈发获得广泛的认可。